????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容桃朝) 近日,梧州市醫改辦組織市市政管理局、市住建委及市衛生局的業務科室負責人,以及我市三個試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派出醫院負責人,就目前社區衛生服務相關的宣傳工作、公益衛生機構的路標掛建以及大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場道路的平整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據了解,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共建立健康檔案255873份,市民建檔率達6成以上。在推行一系列免費體檢、檢查費減免等醫保、低保醫療惠民措施后,大塘、富民、城北三家試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門診量出現了上升。截至8月底,三個試點社區的門診量達9297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約32%,門診費用控制在32元至35元之間,次均費用較同期下降了37.75%。其中,因實行對轄區醫保居民減免一般診療費,免收掛號費、檢查費、藥事服務費等相關費用,市民享受實惠達26332.5元;而常規檢驗檢查項目比三級醫院收費優惠20%,優惠相關費用更達37291.92元。
????但與此同時,由于資金、技術設備、人員等因素,目前我市開展的醫療惠民措施還不能滿足居民群眾的看病需求,廣大居民對試點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了解不多,“小病到大醫院”的就醫習慣尚未改變,分流病人的效果未能達到預期。有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醫院除了每周派出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坐診外,還著重落實了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康復治療的醫保用藥,但因優惠和宣傳力度不足,未能被這部分重點人群廣泛享受。在日常義診宣傳中,醫務人員雖也利用社區巡查和上門訪視工作的機會,對居民進行面對面宣傳相關的醫療惠民項目,卻受到場地、宣傳、部門規章等多方面的限制,未能達到如期效果。
????對此,我市下一步將加大力度實施醫療惠民政策,包括加強與市相關的部委辦局及單位企業等聯系,聯合做好醫療惠民宣傳工作及硬件配套設施的完善;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的建設,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醫療機構也將持續開展講座、義診等活動,利用各宣傳平臺營造鼓勵社區醫療服務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