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龍天傳)自“美麗梧州·清潔鄉村”活動開展以來,已覆蓋全市7個縣(市、區)58個鄉鎮14860個自然村,并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這是10月8日,記者從“美麗梧州·清潔鄉村”活動領導小組會議獲取的信息。
????今年4月以來,我市把“美麗梧州·清潔鄉村”活動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全市派出58個工作隊(組)、1300多名機關干部深入農村,開展宣講、走訪、調研等活動達6200余次。各地把清潔鄉村與新農村建設等工作聯系起來,使得鄉村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至今我市新建垃圾池5832個,新建鄉鎮村莊垃圾中轉站51個,新增垃圾收集箱(桶)52319個,垃圾清運三輪車1224輛,配備垃圾清掃保潔人員4386名,整治鄉鎮村莊農貿市場282個。隨著該項活動的深入發展,各地農村經濟也有了新的發展,如蒙山縣程村在發展桑蠶產業上,推廣應用一系列先進實用技術,做大做強桑蠶產業。僅種桑養蠶一項,村民人均年收入7900多元。桑蠶產業的發展,為清潔鄉村活動深入開展提供了資金等堅強后盾。新地鎮都梅村火龍果種植基地、藤縣和平鎮萬畝粉葛種植基地、岑溪市林下經濟特色養殖產業、長洲區4500畝蔬菜生產基地等產業的發展,也為當地開展活動注入了活力。
????在談及“清潔家園”專項活動如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時,來自各縣(市、區)的代表紛紛亮出自家“絕活”。其中,岑溪市的代表說,該市推行“八個一”工作方法,即一支駐村隊伍、一套督查辦法、一套獎懲措施、一名保潔員、一個垃圾池、一輛垃圾運輸車和一個村民活動場所;蒙山縣探索村民自治清潔監督機制,形成村民清潔監督巡邏隊、保潔協會、清潔監督理事會的“一隊兩會”機制。
????在“清潔水源”專項活動方面,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在今年擬計劃完成32個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的提升、改造和完善。目前正按時間計劃進度推進。
????此外,“清潔田園”專項活動正積極探索和創新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理機制。如藤縣落實出臺了《藤縣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和集中處置實施方案》,明確了農資經營店為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主體,實行誰銷售,誰負責回收的辦法,縣農資公司是縣供銷社指定集中處置主體單位,并且是作為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財政扶持補貼申請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