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線幾天的成交量來說,各家基金公司淘寶店的銷售業績明顯分化。各家基金公司的貨基成為暢銷品。渠道數據顯示,首批上線的116只基金產品中,除了20%無成交記錄之外,一次性成交僅百元的試水網友數量也成為購買的主流人群。以廣發聚財信用債為例,從成交的11筆來看,有9筆都是試水網友,購買金額均為100元。
整體來看,國泰基金、華夏基金和富國基金成交量依舊居前,成功突圍;以國泰基金為例,旗下“泰有財”網店開張首日成交筆數即領跑所有基金公司,超過第三名200%,且總共7只上線產品無一出現零銷量。從具體產品看,國泰基金為互聯網用戶量身訂制的國泰淘金互聯網債券型基金,3天內交易筆數達1739筆,總成交量超80萬元,成為基金淘寶店鋪內當之無愧的“人氣之王”。值得注意的是,在低風險基金熱賣的情況下,一些業績突出的股基,如國泰事件驅動銷售業績同樣出色,上架以來銷售金額已突破40萬元,甚至超過部分貨幣基金產品,成為基金淘寶店內一道“別致風景”。
互聯網金融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基金淘寶店終于粉墨登場,然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基金淘寶店卻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截至目前,仍有20%的上線產品無成交,同時,一次性成交百元的“試水”網友占一定比例。
銷售遇冷意料之中
對于基金淘寶店整體遇冷的局面,多數基金公司表示,在意料之中,基金畢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事實上,除了一些貨幣基金產品之外,其他類型的基金在網上叫賣并不具有優勢。一些銷售渠道的人員苦口婆心都沒能帶來很好的銷售業績,更何況在網上。
上海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代宏坤博士指出,與傳統的銷售渠道不同,基金淘寶網店要開得好,營銷策略上必須要有創新,必須要在合規的前提下拓寬營銷的邊界。
(據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