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梧州日報社發行部、《西江都市報》編輯部、蒼梧縣郵政局聯合在龍圩區世紀廣場舉行“讀者面對面”活動。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閱讀提示
????“深入市民生活,反映社情民意;關注群眾利益,追求新聞價值。”這是本報的辦報宗旨。
????我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1月24日,本報編記來到龍圩區世紀廣場舉行“讀者面對面”活動。當天,編輯記者們走到市民群眾當中,俯身聽取坐在輪椅上的老年讀者的建議,認真傾聽熱心市民的報料,虛心接納資深讀者或嚴厲或中肯的批評和建議,用心記錄市民的訴求……
????“少看一天《西江都市報》,心里都覺得不舒服。”市民李霞玲一臉誠懇地說。11月24日,梧州日報社發行部、《西江都市報》編輯部、蒼梧縣郵政局聯合在龍圩區世紀廣場舉行“讀者面對面”活動。在活動現場,市民掀起訂報熱潮,熱心讀者報料相當踴躍,不少新老“粉絲”還向本報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現場掀起訂報熱潮
????當天上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但大雨卻并未澆滅市民的訂報熱情。在《西江都市報》征訂攤點,不少市民打著雨傘來訂報紙。“我要訂全年。”“訂半年可以嗎?”……市民訂報、咨詢的聲音和雨滴聲一樣悅耳。
????“做讀者愛看的新聞,每天為讀者奉上豐富的資訊大餐……”70歲的市民陳東老人出神地看著本報的宣傳海報。陳東老人說:“他從沒看過《西江都市報》,也不知道有什么內容?”在記者幫助下,老人翻開了當日的報紙,只見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從國內新聞到國際新聞,老人一邊看一邊表示認可,而本地新聞版的天氣報道,讓他覺得信息很便民、及時。陳東老人當場詢問編記人員:“我可以先訂半年嗎?”
????市民廖先生從去年開始訂《西江都市報》,昨日,他騎著自行車趕到訂報現場。車子剛停穩,他就急忙鉆進圍觀人群,寫下名字和地址,掏錢訂報。廖先生說“我去年開始訂《西江都市報》,現在我來訂明年的報紙。《西江都市報》有看頭,所以訂報不用過多考慮。”
????活動中,陸續趕來活動現場的市民不斷掀起訂報熱潮。
????熱心讀者報料踴躍
????“植根基層,深入生活,反映百姓心聲。”活動現場,本報的辦報宗旨讓熱心讀者打開了話匣子,他們紛紛向編記人員反映生活的煩心事,心中的憋屈事。
????容文權是本報的老訂戶,從本報創刊開始,他一直關注著報紙成長。容文權首先肯定了《西江都市報》及時反映市民訴求的各類民生報道,隨后還不忘“吐苦水”,“河堤內街上,經常有高速行駛的機動車,此類機動車車速過快,危及群眾出行安全。還有,我家附近某在建小區,日夜不間斷時間過長,嚴重影響了居民正常作息……”
????市民李霞玲也是本報的忠實“粉絲”,她坦言,“哪天上街買不到《西江都市報》,少看一天報紙,心里就覺得不舒服。”昨日,李霞玲訂了明年全年的報紙后表示,“以后就不擔心錯過某一天的報紙了。”訂報后,李霞玲表示,《西江都市報》曾經報道梧州商貿學校附近路燈刺眼的問題,目前問題還沒解決,希望繼續跟進報道。
????對于不少市民反映的生活中遇到的各類煩心事,本報記者也一一記錄了下來。
????建言獻策助力辦報
????“希望多些貼近民生的本地新聞”、“希望增添養生保健的版面”、“希望資訊版能有更多關于美食的介紹”……
????活動現場,新老讀者就如何辦好《西江都市報》紛紛建言獻策。
????市民鐘正才對本報的多篇報道記憶猶新,他希望部分為市民釋疑解惑的報道能以跟蹤報道的形式連續推出,“這樣才能將問題說清楚。”
????市民廖先生則坦言,年紀大的市民更關注養生知識,希望報紙能增加養生知識版塊。
????陳超霞女士是本報飲食版的忠實“粉絲”,她希望在飲食版能夠推出更多家常菜菜譜。
????張女士冒雨前來訂報,她說,她很贊賞本報救助弱勢群體的報道,但報道涉及的面還不夠廣,希望加大報道龍圩區的新聞分量,“讓龍圩區居民知道身邊發生的事情。”
????資深讀者林先生建議,《西江都市報》應繼續做強本地新聞,及時反映事關民生的社會新聞、突發新聞。同時,應該精編國內、國際新聞,選對熱點新聞等,以此來增強報紙的可讀性。
????西江都市報記者 梁燕如
讀者現場訂報。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記者現場接受讀者報料。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本報記者現場對讀者進行采訪。 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本報記者向市民贈送報紙,并傾聽讀者的意見。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 市民報料集納
????收垃圾卻不掃街
????“垃圾桶里的垃圾雖然清運走了,但街道還是很臟。”據市民廖先生反映,在龍湖西三路路段,經常有很多生活垃圾沒人打掃。廖先生說,該路段有負責清潔的環衛工人,但環衛工人每天只清理街道上垃圾桶內的垃圾和堆在路邊的垃圾,而沒有對大街上零星散落的垃圾進行及時清掃。他認為,道路的保潔不應該只是把垃圾桶的垃圾清運走,更重要的是讓整條街道保持干凈整潔。
????趕工期深夜施工
????“我們都是老年人,晚上都想有個安靜的環境好好休息。”市民容先生說,龍翔百匯小區最近總是深夜施工,因為影響到附近居民休息,他多次與該工地的負責人進行溝通,但對方回應稱,因為工地在趕進度,深夜施工也是無奈之舉。對此,容先生認為,雖然工地深夜趕工有自己的原因,但也應該設身處地為市民考慮一下。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按照相關的管理規定,對擾民施工的行為進行處罰,還市民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
????補光燈依舊刺眼
????有熱心市民反映,廣西梧州商貿學校門前的測速燈亮度過高,使駕車路過此路段的市民感到刺眼,容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此前,本報曾在本月12日對此問題進行過報道,公安部門稱市民所反映的這個監控系統是我市公安部門設置的治安卡口監控系統,具有實時路況監控、抓拍、布控、查緝、錄像、流量統計等公安治安、交通管理的綜合職能。為保證該系統的正常運行,必須在夜間光線較暗的該路段安裝補光燈。但市民卻認為,補光燈過于刺眼,對司機的眼睛造成不適,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希望將補光燈安裝得稍高一些,或者采取其他的技術手段進行改進。
????經營戶短斤少兩
????據熱心讀者報料稱,在龍圩區大圓塘市場內,有一個賣魚的攤檔,常年短斤少兩,欺騙消費者。報料者稱,該攤主每次都會稱少二到三兩,這幾乎已成了公開的秘密。曾有市民向市場管理部門反映問題,但得到的答復則是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不去該經營戶消費,而未對該經營戶進行處理。報料者稱,目前,已有不少市民因為知道攤主有短斤少兩的行為,而不再光顧該攤檔,但仍有一些年輕的消費者會上當受騙。希望相關部門履行職責,對不守誠信的經營行為予以處罰。
????居民出門路被堵
????家住龍圩區城西社區龍興路116號、118號、120號、122號的居民報料稱,自家外出的主要通道被堵,向多個部門反映無果,擔心一旦發生災害,難以逃生。報料者稱原來他們出入都走大塘基這條路,但自從這條路被龍圩鎮土地管理所建了一個車棚后,居民只能在另一塊空地進出。幾個月前,更有人將一大堆石頭放置在該處的空地上,致使這幾戶居民出入受阻,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忙解決。
????西江都市報記者 謝韻 見習記者 岑霖燁 整理
????
????■ 讀者建議摘登
????昨日的活動現場,不少讀者就《西江都市報》如何辦得越來越好,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的建議。
????李霞玲:訂閱《西江都市報》已經一年了,很喜歡看。希望以后能在報紙上看到更多反映民生的,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新聞。
????林先生:希望你們的報紙以后能夠做更多反映客觀實際而又真實準確的新聞報道。
????陳女士:《西江都市報》社會新聞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在某些市民關心的熱點新聞上,報紙關注的力度稍顯不夠。同時在熱點新聞的版面編排上也不夠緊湊,未能形成更加強有力的視覺沖擊效果。
????劉華:希望報紙更多關注本地新聞。本地突發的,民生類的新聞,都是我們市民希望看見的。龍圩區掛牌這樣重大的新聞未能在報紙上看到很遺憾。
????林先生:希望以后做更多接地氣的新聞,增強內容和版面上的可讀性。報料版的新聞視野可以更開闊些,照片也應該靈活應用。整個報紙的圖片新聞應該更多更精一點。同時對于民生、熱點、突發類的新聞應該做到及時準確,恰當反映。
????見習記者 秦維舟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