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份,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決策部署后,梧州市以村容村貌整治為主要內容,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風貌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點為突破口,扎實開展相關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版采寫、攝影: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藤縣道家村保潔員正在清運垃圾。
????村民素質參差不齊
????蒼梧縣嶺腳鎮以簽訂農藥瓶回收責任狀助力清潔田園,岑溪市歸義鎮荔枝村評選門前“三包”星級示范戶,藤縣太平鎮石夏村下車自然村依靠族老動員群眾齊心搞清潔……這些都是前不久,梧州各縣市區在清潔鄉村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亮點。
????然而,記者在走訪時仍發現一些不足之處:如在部分村莊里,明明垃圾桶就在前方不足10米處,仍有人不愿多走幾步,而是直接把垃圾丟在地上;在農田旁邊,仍能發現隨意丟棄的生產垃圾;前期投入的部分垃圾桶有被人為破壞的現象,有的垃圾桶甚至被挪作他用……有人認為,這與村民素質參差不齊有關。
????為了清潔工作能夠持續開展,許多農村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向農戶們收取每月2元至5元的保潔費,但個別村組比較偏遠、分散,部分村民并不配合。如夏郢鎮鳳凰村一、二組內,共有約170戶、600多人居住。該村委主任邵德文在受訪時曾表示,大部分的村民對于收取保潔費比較支持,但有部分人受限于自身意識,常給上門開展工作的村干部吃“閉門羹”。
????城鄉結合部難治理
????“城中村”是城市規劃區內未完全向城市轉型的原農村社區。“城中村”在環境衛生上存在著先天不足,有人描述城中村是“村外現代化,村內臟亂差”。作為城鄉結合部的城中村,它一直是環境治理與清潔鄉村活動的一個障礙。
????新興村大部分地處梧州市長洲區城區之中,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該村在保潔工作上就存在著多種制約。記者在新興村走訪時發現,該村許多建筑并沒有經過科學的規劃。據村中知情人透露,這些建筑大多都是當地農民看到有利可圖后爭相在自己的宅基地建設的,以圖靠出租房屋賺錢。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居住、工業和商業各類用地混雜,建筑密度過大而容積率低,造成用地的巨大浪費,同時也嚴重影響周邊的城市景觀。
????此外,由于在農村生活了很長的時間,城中村的中老年人們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對城市的生活不習慣。以兩廣市場與新興村交界的行人道為例,原本修復好的行人道,每天都會被新興村村民傾倒生活垃圾,理由是在該片區沒有被征收前一直都是垃圾堆,在那里堆放垃圾已經幾十年了,村民的思維絲毫沒有改變的意思。
????記者了解到,像上述城郊結合部、城中村等重點區域存在“一整即改、一停即返”現象。因此,如何實現對這些區域的長效化、常態化整治有待進一步探索。
????經費投入有待加大
????記者從前段時間的走訪了解到,除了個別經濟發展情況較好或區級工作隊重點幫扶的鄉鎮,如藤縣塘步鎮赤水村、岑溪市馬路鎮等,它們籌資渠道較為多樣化以外,許多鄉村只是單靠財政和村級組織的力量籌資,而群眾籌資的力度仍有待進一步發動。
????藤縣是一個擁有103萬人口的大縣,全縣每天產出的垃圾量巨大,垃圾的填埋、處理面臨著很大的考驗。目前,該縣僅縣城有1個上規模的垃圾處理填埋場,除縣城外,其余16個鄉鎮都沒有垃圾處理場。全縣266個行政村中,建設有上規模、上檔次的垃圾焚燒場、填埋場的也是屈指可數。
????記者從梧州市“美麗辦”獲悉,農村地域寬廣、人口眾多,前期基礎設施薄弱,要深入開展清潔鄉村活動,無論是清垃圾、清雜物、清危房,對村內街道進行硬化、綠化、凈化、美化,還是進行其他公益建設,都離不開資金保障。從目前情況看,群眾籌資力度仍然較為薄弱,單靠財政和村級組織的力量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兩名保潔員正在焚燒垃圾。
????■ 獻計獻策
????創新宣傳手段樹立典型
????梧州市美麗辦科長 馮志龍
????繼續充分運用公益廣告、網絡平臺、手機平臺、各種文藝形式進行宣傳,進一步把宣傳工作引向深入,覆蓋到每個自然村、組、戶,在全市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同時加強正面宣傳,積極將活動中所涌現的成果、經驗、典型,向自治區、市主流媒體推廣和宣傳,對活動中出現的負面現象也要進行曝光、問責,全面提升領導干部的責任心和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在不斷加強面上宣傳的同時,各縣市區可從縣、鎮兩個層面著力打造40多個示范點,就示范村內的道路硬化、垃圾池建設、排污渠建設、河道垃圾清除、田園廢棄物清撿等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如梨埠鎮馬進村旺羌組“一戶一點一池”的創新模式,沙頭鎮龍科村、石橋鎮塘蓬村、獅寨鎮大坪村等各具特色的示范點,以及在石橋鎮建成了具有推廣價值的焚燒爐,有效解決了垃圾處理的難題。
????城中村治理需統籌兼顧
????長洲區興龍辦事處副主任 邱琳
????城中村環境問題的形成有其復雜的歷史、經濟和體制等原因,尤其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中的政策有一定的關系,特別是與城市規劃滯后、管理不到位等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規劃一定要提前介入,為改善城中村的環境奠定可靠而堅實的基礎。
????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在城中村環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在政策上予以明確和支持,針對不同類型城中村的環境問題,采取不同的改造策略和相關的配套政策,由政府帶頭,帶動社會和居民一起行動。
????城中村環境治理涉及城中村改造問題,困難之一就在于當地居民的反對,而其反對改變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利益的損失。不論是改善生活環境,還是改變城中村面貌,政府應該充分照顧到當地居民的利益,爭取居民的積極支持。
????籌資以市場運作為主要抓手
????梧州市財政局農業科科長 吳劍
????籌措開展“美麗梧州·清潔鄉村”活動資金來源渠道,除了各級財政預算專項資金安排、整合“一事一議”等各項涉農項目資金、發動社會企業捐助幫扶外,主要是要建立起財政補助、村民投資的長效投入機制,確保“美麗活動”的順利開展。
????各級各部門要繼續加大向上級財政爭取資金的力度,多渠道籌集項目建設資金。要把市場運作作為主要手段來抓,解決錢從哪里來和人員如何聘的問題。鼓勵部分有條件的鄉鎮和村引進保潔公司,把保潔、保綠等推向市場,交由物業公司管理。同時,要主動下放土地經營權,把鄉鎮土地經營凈收入全部返還鄉鎮,讓鄉鎮有足夠的投入來開展清潔鄉村活動。
????■ 報道回顧
????◆2013年12月28日,本報刊登了《新型環衛裝備助力清潔鄉村》,講述龍圩區依靠自動裝卸型環衛裝備,提升垃圾清運效率。
????◆2013年12月18,本報刊登了《門前“三包”也有星級示范戶》,講述了岑溪市歸義鎮荔枝村如何通過開展清潔星級示范戶調動村民參與清潔鄉村的積極性。
????◆2013年12月4日,本報刊登了記者體驗的專題報道。本報多名記者分別深入藤縣天平鎮新興村、萬秀區夏郢鎮鳳凰村、岑溪市馬路鎮馬路社區、龍圩區龍圩鎮古鳳村,與當地保潔員一起開展保潔工作,體驗保潔員工作的艱辛。
????◆2013年12月4日,本報刊登了《鄉村保潔員期待更多關注目光》的特別報道,對保潔員工資待遇不高勞動強度大等他們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解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