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黃波 陸宏敏)一年之計在于春,時下,不少農民正忙于開展春耕。3月6日,梧州市消費者協會接到一名龍圩區消費者的投訴,稱懷疑買到問題化肥。梧州市工商局相關執法人員隨即去到涉事的農資店調查,封存了一批涉嫌“傍名牌”的化肥,價值4萬多元。
????記者了解到,這批被封存的化肥共180包。從外觀上看與普通的高鉀化肥無異。然而,仔細查看便可辨別差異。執法人員發現,該化肥的外包裝上,原產國是芬蘭,生產商所在地是挪威,經銷商所在地是廣州,銷售熱線則是昆明地區的號碼。執法人員嘗試撥通該號碼,但發現是空號。
????因此,梧州市工商局的執法人員初步判定,該批高鉀化肥的外包裝所標注的內容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執法人員立即對這批涉嫌“傍名牌”鉀肥給予封存,并立案調查。
????參與執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類似這種“傍名牌”的化肥,并不一定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但是,它會通過采用與名牌名稱相近或者直接混用多個名牌商標的不法手段,從而抬高售價。導致廣大消費者以高價買到低價肥。其次,此不法行為也涉嫌對相應名牌構成侵權行為。
????那么,該如何辨別這些“傍名牌”的化肥呢?該工作人員介紹,一般進口化肥都會在外包裝上標注有該化肥生產商在中國的辦事處或者總代理的聯系方式。而且,該聯系方式是座機號碼,而不是手機號碼。再者,消費者可以通過觀察標識座機的區號和生產商在中國的所在地進行對比,如果兩者不是同一個地方的,通常就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