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聶宗生 韋曉燕) 今年的“三月三”和清明假期,不少市民都外出進行掃墓、郊游等活動。梧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值班醫生提醒市民,春季期間市民除應慎重飲食外,還應預防手足口病等常見流行病。
????食物更需保鮮保潔
????“從近段時間的門診情況來看,因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前來就診的病人呈增多的趨勢,其中大多都是患上急性胃腸炎。”梧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值班醫師表示,隨著氣溫的逐漸變暖,各種病菌繁殖滋生,一旦飲食不當,如食用過量不易消化的食物,或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或是不留意食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就很容易刺激腸胃,患上急性胃腸炎等疾病。
????醫務人員提醒,市民去祭祀時都會提前準備一些祭品、食物,但春季時期活躍的病菌容易導致食物腐敗、變質,所以要注意食物的新鮮保存。此外,清明祭祀的食品如水果等,要徹底清洗干凈后才食用,而像一些糯米飯、糍粑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食用要適量,尤其對于一些使用“金豬”拜祖的家庭,這種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不宜過多食用。外出時應該注意多喝水,而在聚餐時,則要注意少喝酒,以免刺激腸胃,可多吃蔬菜,或喝一些酸奶,保護胃腸道黏膜。
????兒童要防手足口病
????據了解,每年的4月~7月還是兒童、學生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且特別多發于3歲~5歲的兒童。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科長肖年英表示,今年清明期間梧州市整體氣溫偏暖,利于病菌傳播,且公眾場合人流密集,因此當孩子出現發熱、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病等癥狀后,建議家長多留一份心眼。
????肖年英提醒,雖然假期結束,但小孩子得了病仍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治療。患兒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應上學或參加聚會活動,以避免傳播疾病。家長和醫生還應密切關注患兒病情,如出現持續高熱、反復嘔吐、嗜睡、易驚嚇或煩躁、手足抖動、軀干共濟失調、突發性肢體無力、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等情況應盡快就醫。
????據了解,目前市面尚無疫苗預防手足口病,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家長、老師和兒童要做好以洗手為主的“四個行動”,即“正確洗手行動”、“清洗消毒行動”、“開窗通風行動”、“自我保護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