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圩區古鳳村的胡武權,一度是村民眼中“不務正業”的代表,他曾做過碼頭工、建筑工、鍋爐工、桿線工、搬運工、廚房工、推銷員、業務員等,直到2011年返鄉后正式開始寫作,創作精品若干,成為梧州市作協會員。今年他更迎來了寫作生涯的春天
胡武權每天就是匍匐在租住的單間筆耕不輟。
????胡武權是一位從龍圩區古鳳走出來的農民作家。他曾倔強地遠走他鄉打拼十年,2011年再度回到家鄉時,當年倔強的漢子卻一下子“游手好閑”起來,他在龍圩租住了一個十多平方米的閣樓,每天不上班不做農活,卻如打卡上班一樣雷打不動地堅持寫作。
????寫作是胡武權的夢想,寫作卻不能支撐他的生活。默默耕耘,胡武權至今已經創作了近百萬字的作品,包括《小人國歷險記》、《瘋人傳》等4本長篇小說以及多部中、短篇小說等。
????無心插柳
????練打字“練出”的處女作
????胡武權1967年出生在龍圩區古鳳村,一個曾因生產黒葉荔遠近馳名的村落。自小愛好文學,高中畢業后,四處闖蕩,曾做過碼頭工、建筑工、鍋爐工、桿線工、搬運工、廚房工、推銷員等。在深圳跑業務時,一個挎包一疊名片,是他的職業形象;走家串戶尋找業務單,是他的職業。
????選擇從事推銷行業,多是為了賺錢。那時候,一般業務員的公文包少不了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羊皮卷》這些成功學、勵志學書籍。然而,胡武權不一樣,喜歡文學的他,在漂泊的歲月里,他依然堅持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他知道加繆、卡夫卡、塞萬提斯、萊蒙特,知道魯迅、沈從文、史鐵生、余華,他以閱讀大量經典文學作品來延續對文學的嗜好。
????胡武權沒有意料到,在推銷員生涯的第10年,他練五筆字“練出”了一部中篇小說。
????2008年年底,胡武權從日曬雨淋的業務員變成一名辦公室行政人員,由于工作需要,不懂電腦的他努力地學習五筆漢字輸入法。看著教材打字枯燥無比,為了更快掌握五筆漢字輸入法,胡武權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敲打鍵盤。
????就這樣,胡武權的第一篇中篇小說《“老豬頭”競選村長記》誕生了。它講述了一個村民“老豬頭”一心競選村長,夢想“鈔票像雪花一般源源不斷地飛來”,接著他放棄農田耕種,轉到挖空心思拉票競選村長的故事,創作從構思到脫稿前后花費了10天。
????胡武權將作品發表在小說閱讀網上。由于寫作時期天氣風雨交加,他隨手敲了一個筆名“風連雨”。不料,作品卻還他一個瞬變的“雨轉晴”。在網絡剛剛興起的時期,在小說創作網發表了作品,會有版面“老師”通過網上給予回復點評。《“老豬頭”競選村長記》被點評為“時代精品”,胡武權至今記得這句話,而這句話,也堅定了他繼續走寫作之道的信心。
????“不務正業”
????租住閣樓書寫文學夢想
????2011年,胡武權結束了推銷業務員生涯,回到家鄉龍圩古鳳村。
????返鄉后,為了遵循內心對文學的追求,胡武權選擇到龍圩租房埋頭寫作。有人說他“不務正業”,然而他卻不在乎。創作生涯里,胡武權幾乎沒有經濟收入,靠著為數不多的存款支撐多年,坐吃山空,如今,“陳年老本”已經越吃越薄,胡武權卻倔強地堅持著。他說,“日子很清貧,但我很滿足,因為與文學夢想同行。”
????閣樓里,匍匐在一平方米的電腦桌前創作,是胡武權現在的絕大部分生活狀態。胡武權只有高中文化,沒有經過系統的寫作學習,為了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在電腦桌旁,他貼了雪萊的寫作守則:“人物是小說的核心”、“作者的任務就是塑造人物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寫作如織簸箕、織羅斗,開頭收尾自有標準。”胡武權以充滿鄉土經驗的大白話詮釋對寫作的認識。
????2012年,經歷了漫長的孤獨寫作,胡武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人國歷險記》面世了。小說以“我”到小人世界協助楚國“替天行道,統一河山”,征服越、晉、吳的經歷,展示了古怪離奇的各種事物,是一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小說。
????此后,他一發不可收。隨后,他又創作了一系列的中短篇小說《守門人》、《阿旺別傳》、《阿發那場夢》……他將筆鋒直指現實,寫了當工廠門衛老人的悲慘命運,寫了私放高利貸者的百味人生,寫阿發闖到巨人國的怪誕故事。寫作沒有停頓,胡武權的作品正在源源不斷更新。
????命運回饋堅守的人。今年春天,他迎來了寫作生涯的春天。在鳳凰網原創文學大賽獲獎名單上,胡武權作品《瘋人傳》成為3000部參賽作品中的佼佼者,被評論為“獨特氣質的作品”,成為一等獎獲得者。著名作家、中國新概念恐怖小說人物李西閩如此評價:“寫瘋子的小說不少,像《瘋人傳》這樣傳神的卻不多,而且語言有獨特的魅力。而我看來,《瘋人傳》更像一個寓言,它傳遞給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瘋人世界的真實,正常人世界的瘋癲。”
????胡武權也因此成為鳳凰網簽約作家,而鳳凰網將會對獲獎作品進行包裝出版,還有可能改成話劇,搬上銀幕。
????筆耕不輟
????文學麥田里雕刻小人物
????荔葉,是胡武權后來一直沿用的筆名,謂家鄉荔枝葉也。胡武權的文學之路也恰恰是以家鄉的農村大地為圓點,以文字方式記錄、描繪古老鄉村的百態面孔,其作品文字質樸、憨厚不做作,延續著中國鄉土文學的樸實無華。
????對于文學創作思路,胡武權作品從來不脫離鄉土不脫離生活。《“老豬頭”競選村長記》的靈感,來源于他聽到村民開一紙證明卻被村官索錢的體驗。“當官不為民做主,卻向百姓索錢財。”個人見聞加上異鄉同事們的共同遭遇,讓他舉重若輕地塑造了一個時代特色的老農形象。在胡武權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小人物,從“瘋人”黃龍到門衛、老巫婆、廟祝公等、取材于廣闊的鄉間,又獨具嶺南方言本土特色。
????寫個體在社會中的掙扎,故事不脫離生活,不脫離農村,將現實中的掙扎在文學作品中反映。“我覺得胡武權寫的人就活在我身邊。”胡武權的朋友如此評。通過身邊無數人的共同經歷和遭遇,把其中性格塑造到小說里,引發公眾共鳴,這恰恰是胡武權作品的成功之處。
????《瘋人傳》獲獎后有讀者爭議,胡武權將美好世界描繪得過于荒誕、瘋癲又不堪入目、不近人情。對此,胡武權十分坦然,莫言作品《酒國》,寫酒國市的官員吃掉無數嬰兒,余華作品《第七天》,通過不同人的死亡與眾多社會事件串聯成的荒誕故事,這些名家名作同樣遭遇罵聲,而且罵得更兇。文學作品取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胡武權說,小說記錄時代反映社會,他的小說就是一把砍柴刀,它劈開了社會上的頑疾和毒瘤。
????在文學日漸式微的當下,胡武權選擇走文學這條路,前路漫漫,荊棘叢生,文學給予了他穿越現實的力量,胡武權時刻在嘗試突圍。莫言由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舉世矚目,廣西作家東西作品《沒有語言的生活》獲得魯迅文學獎后備受關注,一個實力獎項可以提升作家作品關注度和作品價值。現在,胡武權正在潛心創作,希望能夠抵達自己的文學領域高地。
????人物簡介:
????胡武權,1967年生于梧州市龍圩區古鳳村,自小愛好文學。高中畢業后,四處闖蕩,曾做過碼頭工、建筑工、鍋爐工、桿線工、搬運工、廚房工、推銷員等。2011年返鄉后正式開始寫作,現是梧州市作協會員。到目前止,共創作有短篇小說《一根煙頭》、《初戀》、《留守姑姑》、《緣分》,中篇小說《守門人》、《“老豬頭”競選村長記》、《阿旺別傳》、《阿發那場夢》,《逃亡》,長篇小說《小人國歷險記》、《瘋人傳》、《釣魚島風云》、《靜靜的滄海湖》等。
印刷成書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