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銀行理財經理殷勤向你推薦期限30多天、40多天短期理財產品,最好拒絕他們。因為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發現,一旦銀行在到期日、新產品的發行募集期上做巧妙安排,1年下來,投資者的理財資金不知不覺中,將至少30天、最多43天被閑置。
?
假設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為100萬元,且以目前的5.5%年化收益率計算,30天的閑置期的將流失收益4521元,43天則更是少賺近6500元,而在這期間,你的資金是以活期利息的成本提供給銀行使用。
?
另外在理財產品中,投資者往往忽略“超出年化收益率部分的收益作為銀行的投資管理費”的描述。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部分理財產品的配置時發現,在一些理財產品中,投資者到手的收益與基礎資產的收益率相比,至少存在1%左右的收益差。
?
一年資金閑置最長43天
?
李蘭(化名)是上海一家國企的白領,平時喜好投資理財,并且收益頗豐。6月20日,她在一家股份制銀行之前買的一款短期理財產品到期,這天是星期五,但理財資金回到銀行賬戶時,已經過了購買其它理財產品的時間,只能將資金趴在賬戶上“睡大覺”至下周。
?
她的理財產品到期前后,銀行的理財經理就忙著短信推銷正在發售的新產品,期限基本都是34天、38天、45天,最長也僅有63天,收益則在5.2%至5.6%的區間,在股份制銀行同類型的產品中,收益率屬中流水平。
?
到了第二周的周一上午,她忙著在網銀上開始挑選產品,看到一款期限是154天,年化收益率5.6%的產品較為心儀。該產品在此 前一周就開始發行,預計在該周周二結束募集,周三正式計息成立。于是她準備下單購買時,卻被告知產品額度已經不足,無法購買。
?
因為已經閑置資金2天時間,李蘭希望能購買一款盡早成立的理財產品。但是她發現,該行正在發行的其他產品里,在周一、二結束募集且額度充裕的產品,期限基本在36天至66天,并且收益率僅有5.2%至5.3%左右,并不吸引人。
?
銀行喜好發行短期理財產品是不爭事實。譬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銀率網數據統計,5月發行的理財產品中,期限在1個月以內、1個月至3個月的兩類理財產品數量占比總計達到了55.2%。
?
無奈之下,她只好選擇一款周一開始發行、年化收益率在5.6%的理財產品,期限也僅有34天,但是她仍要繼續等待4天時間,產品才能成立計息。總的來說,李蘭前前后后總共有6天的資金閑置期,在這期間銀行只支付年化0.35%的活期利息。否則她只能選收益率低0.3%至0.4%的產品,并且資金空閑期也在3-4天。
?
她最后選擇的一款產品到期日也是在周五。假設如果她每次都聽理財經理的推薦,選擇45天期限的理財產品,結合產品到期后的周末閑置時間,保守以4天的閑置時間測算,那么在1年里,她的理財資金閑置天數將是30天。倘若不幸每次都被迫閑置6天,天數將上升至43天。如果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為100萬元,并且以目前常見的5.5%年化收益率計算,前者的收益率將流失4521元,后者更是少賺近6500元。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6月第1周的182款理財產品不完全統計,募集期短的在3-4天左右,較長則在7-9天,整體上看募集期在5天及以上占主流多數。并且這些產品極少選擇在周一發行,37%選擇在周二發行、25%選擇在周五發行。當投資者的產品周四、五到期后,一旦已經發行的產品額度不足,只能等待較長的時間。
?
中間環節賺走1%
?
獲得一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前,投資者首先支付給銀行兩項費用:托管費率、銷售費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多數銀行產品的兩項之和多在0.1%至0.3%的范圍,但也有部分銀行項目較多達到0.5%左右。
?
譬如平安銀行正在發行的強債A資產管理類2014年172期(電子銀行季末特別計劃),共有銷售手續費、資產托管費、理財業務手續費共6項,合計至少為0.52%。
?
銀行理財產品多頁產品說明書中,投資者除了將焦點放年化收益率大小,期限長短等指標上外,往往忽略其中一句話,即—超出最高年化收益率部分的收益作為銀行的投資管理費。
?
那么銀行究竟能拿走多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譬如某國有大行的最近發行的一款34天左右期限的理財產品,投資者獲得的年化收益率為5.10%。這款產品的資金,投向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項目。
?
該非標資產項目的融資方是浙江一家國有的路橋公司,剩余融資期限是61.03個月,項目年收益率為6.09%。與投資者獲得年化收益相比,中間環節約拿走了1%。在另外一款42天的理財產品中,投資者獲得預期收益率為4.95%,資金投向屬于山西一家礦業集團,投向項目的年收益率為6.07%,中間的價差可達到1.12%。
?
另外在該行針對高凈值人士的一款開放式理財產品中,近期的年化收益率約在4.15%-4.3%的范圍,但是其配置的非標資產項目中,年化收益從5.84%、6.5%、6.86%和75不等。
?
在一家上市城商行的理財資金配置中,其在6月初發行的367天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75%-4.85%。這款產品的發行規模為3214萬元,其中2000萬元配置13杭州集優PPN002,1000萬元配置14中原高速PPN001,這兩項基礎資產的票面利率分別是6.25%和6.2%。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該利率僅供參考,因為銀行并未披露理財資金配置債券資產時的實際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