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梧州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3周年活動暨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開館儀式在萬秀區民主路維新里東一巷4號舉行。在紀念館內,市委書記黃俊華帶領市委常委班子成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孟亞西/攝
????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高云)6月29日上午,梧州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3周年活動暨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開館儀式在萬秀區民主路維新里東一巷4號舉行。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俊華,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學慶,市委副書記全桂壽,以及市委常委吳浩嶺、張學軍、黃振饒、譚丕創、黎永益、楊永清、朱艷華參加活動。全桂壽主持儀式,并介紹了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的概況。
????黃俊華和朱學慶共同為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揭牌,并向館內陳列的五位中共廣西特委常委雕像敬獻花籃。
????揭牌儀式結束后,出席儀式的領導和嘉賓參觀了紀念館。
????在紀念館內,市委常委們還莊嚴舉行儀式,重溫入黨誓詞。
????利用歷史資源傳承紅色精神
????據黨史記載,梧州是廣西革命的搖籃,是廣西最早的紅色革命老區。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梧州由于靠近大革命時期的革命中心廣州,得革命風氣之先,成為革命火種傳入廣西的第一站,中共廣西第一個黨支部、第一個地委、第一個市委等先后在梧州建立。1928年6月,廣西特委機關遷至梧州維新街(現民主路維新里),繼續領導全省各地發展黨組織和進行職運、農運、婦運、兵運等工作。1928年9月,中共廣西特委改組為廣西臨時省委。1929年1月,中共廣西臨時省委改組為中共廣西省委,遷往南寧。中共廣西特委舊址見證了梧州作為近代廣西革命中心的重要歷史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在廣西領導和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歷史遺存。
????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為四層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09平方米,建筑面積277平方米,是近代嶺南民居風格的典型建筑,現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西第一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梧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據介紹,今年自治區、梧州市支持萬秀區黨委、政府修葺中共廣西特委舊址,并辟為紀念館。紀念館以廣西特委舊址為框架,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圍繞中共廣西特委和中共廣西臨時省委在梧州的革命活動,通過實物、圖片展示及繪畫、模型、沙盤、場景等形式,全面反映中共廣西特委及廣西臨委的革命斗爭歷程,再現早期廣西共產黨人反帝反封的斗爭場景,弘揚梧州紅色精神。紀念館四層樓分別設為“紅色火種”、“星火燎原”、“情景復原”、“薪火相傳”四個主題,詳細介紹革命先烈事跡,生動再現革命斗爭場景。
????黃俊華指出,梧州作為廣西革命的搖籃,創造了黨史中多個廣西第一,留存了不少革命史跡。我們要不斷加強保護利用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源,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到革命舊址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增強自豪感和責任感。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要突出“修舊如舊”,作進一步完善。
????館內還原歷史場景
????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的展覽內容豐富,還原了一些重要歷史場景,還有不少重要收藏。據了解,很多珍貴資料是第一次向市民展示,例如董銓漢烈士用過的漆皮箱等實物展示。
????走入紀念館,迎面是一幅紅色豐碑墻,展示的是朱錫昂、鄧拔奇、董銓漢、雷榮璞(雷經天)、郭金水等五位當年中共廣西特委常委的塑像,中間是西江,頂部是現代化的梧州。工作人員介紹:“這象征著廣西特委艱苦卓絕的斗爭,革命火種的世代相傳,取得了梧州今天的成就,樹立起了一座宏偉的豐碑。”
????記者在參觀中,每踏出一步,就發現腳下滾滾的江水在涌動。仔細打量,原來是序廳的瀑布式地幕的效果。川流不息的西江,閃爍著龍啟炎(中共梧州支部書記)、譚壽林(中共梧州地委書記)、廖夢樵(中共梧州地委書記、中共廣西特委書記)等革命先輩的身影,象征著革命先輩為革命事業前赴后繼、頑強斗爭的崇高精神。
????情景復原是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的一大亮點。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位于三樓的情景復原廳陳設了各種模型,印刷處、秘密聯絡處、通訊處和朱錫昂房間等等,這是根據專家考證而制作的。印刷處是模擬再現革命先輩秘密工作的場景之一,板凳、桌椅,還有沾著油墨的印刷機,仿佛溫度猶在,一切就發生在昨天。在四樓的播放廳,參觀者能觀看到專門制作的專題片,回望歷史。
????在情景復原廳還有一個互動性極強的項目。市民在參觀過程中后,可體驗革命時代的風云激蕩。眼前是當年經商貨架的陳列,秘密聯絡處就在屋里,如何通往秘密聯絡處,這就要靠市民親自摸索,尋找機關。
????此外,館中還設了信息查詢互動區域,參觀者只要輕輕點擊,就能獲得相關延展信息和知識。工作人員說,紀念館通過多種多媒體技術,大大拓展了展館的外延和內容,為參觀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增添了樂趣和驚喜,從而能更好地吸引市民參觀。
????記者昨天下午在紀念館門前看到,不少居民和行人正饒有興趣地打聽什么時間可以進館參觀。工作人員介紹,紀念館將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如今市民參觀情很高,等到正式開館后,估計會吸引大批參觀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