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周炳奎) 水泥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原料,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房屋的質量和安全。近日,梧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12365申訴舉報中心,先后接到了數起與建筑原材料有關的投訴。
長洲區倒水鎮一名村民在蓋房子時發現,在按規定日期倒制風干后的水泥地板,沒有硬化且比較脆,用錘子稍微用力敲打,就會出現小洞。該鎮另一位村民在建設房子時也發現,風干后的水泥地板表面仍有一層粉狀水泥,用手按一下地板,地板出現了凹陷。出現這樣的情況后,兩位村民及時向質監部門進行了投訴。
梧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相關負責人解釋,造成建筑物的板塊表面出現漂浮物和板塊脆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水泥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受潮、制成混凝土的其他原料比例不恰當等。此外,施工隊伍的施工方法和條件,也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水泥用量過多或過少也影響著建筑板塊的質量安全。
該負責人說,市民如果發現水泥可能是導致出現問題的“元兇”,就應當及時同水泥生產企業協商和向質監部門投訴,并且注意保存好至少20包(共1噸)袋裝水泥作為質監部門抽樣檢測的樣本。
據介紹,自今年6月份以來,市質監部門已經開展了全市范圍內針對水泥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的專項檢查。直至7月4日,該局已經抽樣檢查了包括岑溪、蒼梧等地區的生產企業9家,共9個批次的水泥產品。
市質監局副局長梁煥坤表示,針對市民自建房屋出現原材料的質量問題,下一步該局將繼續加強對水泥生產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企業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確保每一批次的產品質量符合相關要求。此外,該局還將加大宣傳力度,建議市民選擇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水泥,并且正確合理地使用水泥,避免購買后的水泥在運輸和存儲中出現硬化變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