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崔同湘)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珠江—西江經濟帶的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內容,提出珠江—西江經濟帶要打造成為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戰略支撐帶、東西部合作發展示范區、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進一步促進廣東、廣西經濟一體化發展,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規劃》提出,珠江—西江經濟帶橫貫廣東、廣西,上聯云南、貴州,下通香港、澳門,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規劃范圍包括廣東省的廣州、佛山、肇慶、云浮四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柳州、梧州、貴港、百色、來賓、崇左七市,區域面積16.5萬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5228萬人。同時,根據流域特點,將廣西桂林、玉林、賀州、河池等市以及西江上游貴州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安順,云南文山、曲靖的沿江部分地區作為規劃延伸區。規劃期為2014至2020年,展望到2030年。
????根據《規劃》,珠江—西江經濟帶以推進協同發展為主線,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著力打造綜合交通大通道;堅持綠色發展,著力建設珠江—西江生態廊道;堅持優化升級,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統籌協調,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民生優先,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堅持開放引領,著力構筑開放合作新高地,努力把經濟帶打造成為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增長極。規劃期內,珠江—西江經濟帶沿江各地將協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珠江—西江生態廊道、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建設特色多元沿江城鎮體系、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共創開放合作新高地。
????珠江—西江經濟帶戰略定位為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戰略支撐帶、東西部合作發展示范區、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按照統籌規劃、協同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深化合作、開放發展的基本原則,將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分工協作、生態環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率先推進一體化發展,探索跨省區流域生態環保共建共享新模式,深化與港澳、東盟合作,統籌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到2020年,實現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支撐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能力顯著提高,成為我國西南、中南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展望2030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引領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作用充分發揮,開放型經濟體系進一步健全,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規劃》明確提出,珠江—西江經濟帶以“一軸兩核四組團延伸區”進行空間布局,以珠江—西江主干流區域為軸帶,包括廣州、佛山、肇慶、云浮、梧州、貴港、南寧7市,廣州和南寧作為經濟帶的“兩核”,以區域內中心城市為核心、按照流域特點和區域聯系,重點建設廣州—佛山、肇慶—云浮—梧州—貴港、柳州—來賓、南寧—崇左—百色等四組團,形成各有特色、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區域發展板塊。在功能分區方面,梧州、貴港、肇慶、云浮四市作為產業承接區,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和中轉港口的樞紐作用,依托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統籌玉林、賀州產業發展,高起點承接產業轉移,引導產業集聚,促進粵桂毗鄰地區港口、產業、城鎮融合發展。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梧州在珠江—西江經濟帶中處于重要的戰略支點地位,《規劃》的正式出臺實施,對促進東西互動、優勢互補,進一步發揮我市面向粵港澳、融入廣佛肇的區位優勢,擴大向東開放合作都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