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周,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整體出現了回調現象。據銀率網的統計,上周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回調,此前的普漲勢頭未能持續,“月末效應”曇花一現。 (據廣州日報)
?
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行
?
統計顯示,上周共有741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3%,較前一周降0.04個百分點,平均投資期限為128天。
?
此外,從各個期限看,上周的理財產品均呈現收益率下降趨勢。其中,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累計發行54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9%,較前一周下降0.02個百分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累計發行14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7%,較前一周下降0.03個百分點;保證收益類產品累計發行5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6%,較前一周下降0.08個百分點。
?
不僅如此,預期收益率超6%的產品數量較過去銳減,收益第二梯隊的眾數區間為5.4%到5.6%,收益率中樞再次下移。從上周理財產品的數據表現來看,理財產品8月開局平淡,收益率整體隱現頹勢,銀率網分析師認為,理財產品收益率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保持向下運行的步調。
?
下半年仍將在低位
?
據一位國有大行理財經理透露,由于今年以來銀行“不缺錢”,因此失去了高成本攬儲的動力,尤其是央行的兩次定向降準等舉措,更是讓市場預期寬松的流動性仍將保持。“所以下半年投資者將很難看到去年那么多的收益率超過6%甚至7%的理財產品。很多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可能下降到5%左右附近。”
?
值得關注的是,7月末盡管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走上了“下坡路”,但資本市場卻難得放量大漲,不少市場人士也對這波久違的行情持有相對樂觀的態度。而敏感的銀行理財市場也做出了反應,8月初一些投資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相繼出現,頗有幫投資者及時抓住行情、博取高收益的意味。
?
對此,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部門人士表示,一旦確定資本市場向好,未來銀行不排除發行更多的掛鉤相關資產的理財產品,“但由于投資標的的風險屬性較高,這對于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與投資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