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氣簾內是一個相對密閉的區域。
????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文并攝
????近日,一則關于梧州市和平路79號機電維修部“廢氣擾民”的投訴通過電子信箱、電話熱線、網絡問政等渠道進入到公眾視野。當中,產生爭議的焦點在于涉事維修部是否使用“電爐烘漆”的維修工藝和存在“廢氣擾民”現象。對此,梧州市環保局多次到實地調查情況。然而,調查結果卻與投訴人反映的情況有出入。因此,該結果遭到了投訴人的質疑。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采取暗訪和跟隨有關部門突擊檢查等形式對涉事維修店進行調查。調查后發現,該維修部對已經涂漆的器件采用的是“自然風干”的方法,現場并未發現電爐等烘漆設備。另外,在該維修部自然風干部分涂漆器件期間,記者走訪其附近多家店家和住戶,其中,僅一家住戶反映偶爾有聞到絕緣漆的味道,其余則表示“無影響”。
????投訴人: 涂漆器件不可能“自然風干”
????8月6日,記者來到和平路80號一家理發店,看到了投訴人韋先生。涉事的機電維修部與韋先生的理發店僅一墻之隔。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可是他們的鄰里關系,卻因為“廢氣擾民”問題鬧得很僵。
????韋先生說,對方維修電機大部分的流程工序都沒什么不當之處,唯獨是給電機的銅芯涂上一種學名為“三聚氰胺”的絕緣漆時,會散發出一股很難聞的氣味。另外,韋先生堅稱,這些“有毒”的氣味讓他和家人經常出現頭暈、胸悶的癥狀。
????原來,韋先生的住所正處于其理發店的樓上,僅20多平方米,空氣流通性較差。韋先生說,難聞的氣味往往是晚間從隔壁維修部飄散出來。每每此時,他只能緊閉門窗來應對。可是,由于室內并無安裝空調,因此,悶熱的環境讓他一家經常不能安睡。
????“難聞的氣味是如何產生的呢?”韋先生說,這是維修部用電爐等對已經涂漆的器件進行烘烤所致。此外,韋先生強調,已經將上述情況多次反映到梧州市環保局,環保工作人員也曾到現場檢查。可蹊蹺的是,每次檢查人員到來的時候,那些難聞的氣味就會“消失”,之后又死灰復燃。更讓韋先生感到不滿的是,環保部門的調查結果稱,對方是采取“自然風干”的方法作業,并非用電爐等設備烤干。
????采訪時,韋先生還給記者播放了一張由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影碟,內容是《電機生產和維修工作流程》。當中提及,電機的定、轉子在烘漆過程中會散發出有毒氣體。電機繞組浸漆后必須經過130℃的高溫,耗時6至8個小時才能完全烘干。此外,該影碟分別介紹了電流干燥法、燈泡干燥法和電爐干燥法等三種方法,當中并未提及自然風干法。因此,韋先生斷定,涂漆后的電機器件是不可能自然風干的。因此,他對環保部門的調查結果表示懷疑。
????記者調查: 未發現維修店使用電爐烘漆
????8月7日,記者先以顧客身份,用電話暗訪的形式與店家溝通。電話中,該維修部的工作人員表示能夠提供器件上漆服務。不過,對方示意記者要等候兩天左右的時間,因為,器件上漆后需要時間自然風干。此時,記者聲稱“趕時間”,詢問對方是否能用電爐幫忙加熱烤干,對方聽后,以“無相關設備”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要求。
????隨后,記者來到實地走訪,發現該維修部面積僅10多平方米。岑女士是該維修部的負責人,記者和她交流得知,該維修部從1991年就開始營業。在2011年以前,該維修部的確有使用電爐烘漆的工序,后來環保部門介入調查并責令整改。之后,該維修部就撤走了相關設備,并不再采用電爐烘漆的工序。
????記者環顧店內四周,沒有找到電爐等加熱設備。店面被一道隔氣簾一分為二,在該簾背后,便是涂漆器件的“自然風干區”。該區域里有一個換氣機,此外,一條藍色的塑料管接駁換氣機并順著墻體一直向上延伸至樓房的頂部。岑女士說,涂漆后的器件通常都要在該區域呆上一兩天后才交付給客人。
????岑女士現場給記者做了一個試驗,以證明她的維修工藝并不會對周邊群眾造成影響。岑女士拿出兩個大小不一的電機銅芯。然后,再分別涂上同一種快干型的絕緣漆,并放置在上述的自然風干區域。起初,記者站到該區域內,明顯聞到一股由絕緣漆揮發出來的氣味。然后,移步至該維修部門口處,此時,氣味就大大減弱。之后,記者還分別走訪了該維修部附近的部分店家和樓上的住戶,受訪者均表示剛才并沒有聞到異味。
????不過,在韋先生的帶領下,記者繞到該維修部后方的抽風口附近。在那里,確能聞到少許絕緣漆揮發的氣味。正對著該抽風口,有一家住戶。據該住戶羅女士透露,平時在底層客廳會間斷性地聞到由維修部內排出的氣味。在當天試驗期間,羅女士表示,異味并不明顯。
????環保部門: 調查結果與相關投訴“有出入”
????記者走訪期間,梧州市環境保護監察支隊的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進行突擊檢查。該支隊監察一科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第10次采取不定時、定點的實地檢查。該負責人說,維修部小機電維修項目于2011年8月獲得環保審批意見,2013年7月通過相關驗收。其主要生產工藝為:拆機、換新材料、上絕緣漆、自然風干、裝機。
????自2014年4月起,該支隊就陸續收到維修部廢氣影響周邊群眾的投訴。經反復核實,該維修部目前采用手工方式對維修電機機芯進行涂漆處理,所使用的絕緣漆用量較少,上漆后的電機機芯均采取放置于店內自然風干的方式進行處理。少量的廢氣通過排風扇進行抽排。檢查中,并未發現有機械噴漆或其他新增工藝。此外,該維修部的業主也書面保證不會使用電爐進行烘漆作業。
????該負責人說,該維修部盡管只是使用“自然風干”的維修工藝。但是,為了積極回應民意,支隊方面還是要求對方進行整改。包括:電機機芯絕緣漆風干放置區加裝集氣罩和排氣管道,并將作業異味排放至高空。另外,在室內風干區加裝隔氣簾,使整個涂漆、風干區域處于相對密閉的狀態。此外,工作人員也應投訴人的要求,對其周邊住戶和商鋪群眾進行走訪。但是,絕大多數人表示未聞到異味。整個走訪過程有相關視頻資料為證。
????行業人士: 自然風干處理涂漆器件并非不可行
????針對涂漆后的電機器件是否可采取自然風干這一問題,梧州市機電技工學校電工教研室的高級講師蔡旭東受訪時表示,論效果而言,設備加熱會更好。如,通過變壓器,控制流過線圈的電流,再利用電流發熱來進行烘干會使得絕緣漆與金屬圈融合更充分。實際上,通過設備加熱和自然風干兩種方式,都能夠處理涂漆電機器件。
????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設備維修工程部總工程師嚴超明說,自然風干用時長,通常需要2~3天。只有在作業環境簡陋并無任何加熱設備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目前,電機銅線圈絕緣漆烘干的常見方法有兩種:使用烘箱烘干和使用紅外線燈烘干。其中,烘箱烘干比較專業,烘干效果最佳。紅外線燈烘干則比較簡單,烘干時間較烘箱更長,但成本更低,故常在一些小作坊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