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國慶七天黃金假期結束,意味著市民必須重新進入學習或工作狀態,對此,不少人會出現身心不適的情況。對此,心理專家建議市民,及時調整生物鐘作息時間,做好自我心理調節,并擬定好近期的工作計劃,這樣才能盡快恢復原有的工作和生活節奏。
????“明天就要上課了,還真有點不想去學校。”學生小周和她的同學小梁告訴記者,國慶長假和親朋好友相聚,一起吃喝玩樂敘敘家常,過得很是愜意,但從8日開始就要重新回到原來緊張的學習狀態,她們多少都有些畏懼和茫然的心理。
????“與端午節、中秋節這樣的小長假不一樣,國慶長假讓我的休息時間安排得更充分,可剛剛習慣這種生活,就要搭長途汽車離開家里了,覺得十分不舍。”梧州人許先生在柳州務工,他說對于即將重新投入到工作的忙碌,自己肯定會有一段時間不適應。
????針對人們長假過后表露出的身心疲憊和乏力,記者咨詢了心理醫生。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羅慧表示,人們在假期集中進行旅游、戶外拓展和夜生活等娛樂活動以后,導致過分消耗體力和能量,引起日常生物鐘錯亂,容易出現精神疲乏和心理散漫、拖沓的情況,這是一種相對正常的狀況,只要在假日過后及時調整就能得以恢復。
????對此,羅慧建議人們可以從調整睡眠時間開始,在假日后開始學習和工作的頭幾天,起床時可以對著鏡子微笑自勉,同時還可以為自己特意準備一份豐盛的早餐。除此以外,對于節假日過后,由于沒有好好利用假日時間和踐行計劃而產生的負性心理,要及時自我調節和自我釋放,可以在近期通過擬定和實現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計劃,來幫助恢復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