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訊(記者 陳貽澤 通訊員 黃海志)“有雞有鴨,我們的年夜飯很豐富!”2月19日上午,汪沛良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雞鴨和青菜都是自己養自己種的,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作為春節值守的一員,梧州北站站長汪沛良和四名同事堅守在偏遠的火車小站里,用行動講述著別樣的“小站故事”。“每年春節都是這么過,成習慣咯!”汪沛良說。
????梧州北站是南寧鐵路局梧州車務段下轄的一個車站,屬于益湛鐵路線上的四等會讓站,每天只有兩趟方便鐵路職工上下班的通勤列車短暫停留。
????除了去年調來的站長汪沛良,小站里還有副站長龔志建、即將退休的廖英華和“80后”職工雷鳴、黃仕翼。益湛鐵路開通,他們就來到了這里。
????春節前的2月14日,記者乘車從梧州市區出發,沿著桂江畔狹窄的小路溯江而上,再在村道上七繞八拐,用了一個多小時,終于抵達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車站。
????30歲的汪沛良是一名“鐵三代”,祖父和父親都是跟鐵路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鐵路職工。“車站雖小,但我們肩上的安全責任與其他車站人員是一樣的。”汪沛良說,車站職責就是辦理列車接發,確保每天從這里通過火車的安全。
????“梧州北站,42412,接近!”當天10時25分,一輛編號為42412的貨車自南向北駛來,通過無線電話向梧州北站控制臺傳達信息。
????“42412,梧州北站兩道,通過!”坐在值班室里的當班員龔志建,向貨車發出進站引導回應,手指指向控制臺上的顯示器,作出一系列標準的接發列車動作。
????從開站至今,梧州北站沒有發生過一起行車事故,這是令龔志建和同事們頗感自豪的事。
????“車站值班員是鐵路運輸接發列車工作的組織者,直接關系到鐵路運輸的安全。”龔志建說,操作控制臺時,值班員必須認真履行眼看、手指、口呼的程序,確保眼、手和口所表述的信息一致且準確無誤,“最難熬的是凌晨2時到早上8時的下半夜班,正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但再疲憊也不能打迷糊,困了就喝點茶或起來走兩步提提神。”
????由于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外出買菜是一件麻煩事。于是,這幾名從未種過菜的漢子,利用業余時間開荒種地搞起了小種養,也為平淡枯燥的日子增添了許多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