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清明節臨近,已有不少市民陸續開展祭掃活動。為倡導綠色殯葬、文明祭掃等殯葬新風尚,梧州市各大墓園和殯葬場所將在今年繼續開展“鮮花換鞭炮”活動。
????3月28日、29日,記者在市內一些墓園和殯葬場所看到,大部分市民仍習慣攜帶鞭炮等傳統祭祀用品開展祭祀活動。在仙風山墓園內記者發現,由于拜祭場所采用階梯層級形式設計,場地較為狹窄,市民燃放鞭炮時難免會給其他市民帶來影響。此外,盡管墓園內設置有固定的鞭炮燃放池,市民也不會特意前往。松鶴園內,在骨灰寄存處周邊的拜祭區域,多處地面上散落著紅色的鞭炮花紙,拜祭區內也不時傳來鞭炮轟鳴聲。
????與鞭炮等傳統的祭祀用品使用率較高的情況相比,“鮮花換鞭炮”的活動卻稍顯冷清。在松鶴園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雖然在骨灰寄存處的門前設有“鮮花換鞭炮”活動點,但鮮有市民走上前咨詢或參與活動。3月28日上午將近11時,活動點工作人員在受訪時表示,鮮花換鞭炮是免費的,但當天早上暫時還沒有市民留下鞭炮,拿走鮮花。
????梧州市松鶴園殯儀館許館長介紹說,“鮮花換鞭炮”活動自2013年開始以來,至今已是第三個年頭。然而,根據統計數據,在松鶴園每年數萬人次的祭掃群眾中,每年參與到“鮮花換鞭炮”活動中來的市民不足30人。今年的3月28日、29日兩天,只有3名市民用鞭炮換取了鮮花。為了減少因燃放鞭炮、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工作人員今年清明期間將繼續積極勸導市民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
????據了解,鮮花祭掃、網絡祭掃等文明的新祭掃形式已逐步為市民所認識,并得到一些群眾的支持和參與。為了進一步積極推廣殯葬改革,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低俗的喪葬陋習,民政部門將在今年清明期間圍繞“文明祭掃 生態安葬”為主題,積極倡導殯葬新風尚,組織開展全市殯葬系統“行風建設月”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