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單位:“西江三橋A標建設進度日報,9號圍堰已于28日下午4點至7點試抽水到底,已達到預期止水效果。現場Z9號墩裝基全部完成,鋼吊箱圍堰正在加班加點拼裝,已完成60%。”
????副指揮部長:“很好。”
????指揮部:“頂部標高多少?”
????施工單位:“現在的圍堰安裝頂部標高是13米,下沉完成后的頂部標高是11米……”
????這是微信上“梧州西江三橋建設群”近日的一段聊天記錄,這個群的成員包括梧州市城建項目統籌指揮部副指揮長、指揮部成員、項目業主和施工單位等項目建設相關的參建單位人員約10人。
????在微信上開設聊天群來通報工程進展情況,這樣的事情在梧州市城建項目統籌指揮部來說還是頭一回。
????4月1日,梧州市城建項目統籌指揮部辦公室成員夏曉罡向記者介紹,從今年3月起,指揮部就開始采用“微信日通報”的方式,通過微信“直播”項目建設進度。
????“以西江三橋建設為例,每天下午,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就會把當天的工程進度以圖片、文字或語音的方式,發送到微信群中。這樣一來,指揮部既能及時掌握工程進展,也能根據進度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讓現場的施工單位馬上解答或作出相應的整改。”夏曉罡說。
????采訪中記者獲悉,除了西江三橋項目以外,目前已經與市城建指揮部建立微信群的還有西江四橋、園博會、體育場館等7個市層面重點項目。
????夏曉罡表示,建立微信“直播”工程建設的機制,項目推進情況得以實時反映,出現問題能及時“碰頭”商討并解決。以前只有在每個星期開例會時,指揮部才能與業主或建設單位碰頭,提出相關問題后,市城建指揮部再召集相關部門開會,或者形成書面函件“走”一圈,再等待領導批示,至少得花三至五天的時間。
????梧州市城市三年提升工程總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藍盛新說:“做工程,最主要是溝通與協調問題。我們通過微信平臺,以每日一報的方式,從不同區域、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客觀真實反映項目工程進展情況,讓指揮部各成員了解工程進度并及時進行溝通,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對好的進度加以鼓舞,對存在問題商量解決,以實際行動推進工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