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李欣鞠
????“北國南天風雷動,古今向往中國夢。人間天上同醉夢,夢里一致心有相通。今往歷史靠民創造,發展改革靠民推動。和諧美好生活民所夢,曼舞歌詠唱春風。”粵曲表演唱《千秋共唱中國夢》,以梧州傳統文化方式表達中國夢主題,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了創作出一首既氣勢恢宏又通俗易懂的粵曲,劇本主創者羅國樑可沒少下功夫。年近七旬的羅國樑是梧州資深粵劇演員,有數十年的舞臺藝術實踐,對粵劇的癡迷還促使他創作、改編了《鴛江夜游銀河會》、《孟麗君》、《三笑姻緣》等粵曲和劇目,獲得自治區及市級獎勵。
????“《千秋共唱中國夢》最初的創作是出于春節晚會節目所需,寫作品最重要是題材的選擇,選對了題材作品就成功了一半。”羅國樑說,當時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中國夢”對他觸動很大,于是決定選用中國夢作為作品的主題,結合梧州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創作。
????怎樣響應政府號召,創作一些既能反映時代特色,又容易被群眾接受的作品,是梧州文藝界人士一直努力的方向。羅國樑表示,粵劇在梧州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用粵曲來表達中國夢這個主題,能夠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真切生動地宣傳愛國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與市演藝公司副總經理梁向光探討后,一致商定用‘夢’為主線,以女記者與一群天真無邪小朋友對話為引線,牽引出梧州古今曾經激勵后人的人物代表,展現他們各自的夢,謳歌實現中華民偉大族復興的共同愿望。”在《千秋共唱中國夢》中,羅國樑用“利澤天下,惠福萬民”的龍母娘娘,“平夷蕩寇,橫戈戰地死當作鬼雄”的抗清名將袁祟煥,以及“一息尚存志不懈,戮力同心九洲大同”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偉大民主革命家李濟深等梧州代表人物串聯全曲,藝術再現他們的追夢歷程,唱響千秋共唱中國夢的主題。
????“《千秋共唱中國夢》的譜曲注重振奮人心,開頭用前進式的音調逐漸調動聽眾情緒,結尾則回歸平緩抒情,做到全曲跌宕起伏、剛柔並舉、張弛有度。”在曲調編排上,羅國樑使用了粵劇精髓梆黃系列的“首板”、“排子——‘蕭蕭斑馬鳴’”等趨人亢奮的曲牌,又適當地運用了“樓臺會”丶“晴天霹靂”等抒情歡快的曲調,力求使整個作品通過古與今的時空穿越,充分體現出時代色彩,提高粵曲表演唱的可看性、可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