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家富正在擦拭線路瓷瓶,保證電網運行安全穩定。(圖片由聶家富提供)
????對于普通人來說,看到帶電線路都會下意識遠離,而對于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帶電班的聶家富和他的八名同事來說,卻幾乎天天要與110千伏的高壓輸電線路零距離“接觸”。
????聶家富是這批操作員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已經在這行從業四年,曾代表梧州供電局支援貴廣高鐵沿途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
????帶電作業不容逞能
????“如果把帶電作業比喻為一棵樹,那么安全意識就是樹底下深埋在土壤里的根?!边@是聶家富從業四年來對自己的崗位最大的感受。
????去年8月份,他第一次在搶修工作中擔當主力。當時,賀州昭平縣金牛坪電站至梧州藤縣太平鎮變電站之間一條110千伏的高壓桿塔絕緣瓷瓶受損,需要馬上更換,考慮到該條高壓線路供電范圍較廣,搶修時只能帶電作業。
????聶家富說,當時面臨著要爬上80多米高的鐵塔,心里也比較忐忑。在綁好安全繩做足防護措施后,他開始硬著頭皮一步一步往上爬。
????爬塔可不比登山。登山時,越靠近山頂人的心情就越激動;而爬塔時,越靠近塔頂人卻越感到恐懼。雖然有老班長李歡慶在旁鼓勵,但爬到離塔頂不遠處時,聶家富已是一身冷汗。
????要拆下損壞的絕緣瓷瓶,就必須先把瓷瓶底部與高壓線相連的扣環解掉,但同時要保持操作員與導線的距離不能少于一米。因此,在搶修隊員全部在高壓線上就位后,地面接應隊員連忙用滑輪吊起配有提起器的絕緣桿。隨后,聶家富將絕緣桿的兩端在上下兩層高壓線上固定好,并準備拆下損壞的絕緣瓷瓶。
????然而,事情沒有想的那么簡單。由于扣環外部已經銹化,下方的操作員多番嘗試都未能用工具將扣環解開。更讓人著急的是,一大片厚厚的烏云層正從遠方飄來?!叭绻辉谙掠昵鞍汛善扛鼡Q好,后果將不堪設想?!甭櫦腋恍睦镩_始焦急起來。但是,半個小時過去了,聶家富與另一名同事依然無法順利解開瓷瓶扣環。為了確保安全,李歡慶示意另一名帶電作業經驗更為豐富的操作員代替聶家富上塔,才終于完成了瓷瓶更換工作。
????事后,李歡慶提醒聶家富,高壓電猛如虎,除了事前做足安全措施外,當遇到特殊情況時一定要學會“退一步”,千萬別逞能。
????萬家燈火最是欣慰
????其實,登塔搶修故障只是輸電帶電班日常工作的內容之一。
????平時,聶家富和他的同事們經常要徒步來回穿梭多座大山,巡查并排除威脅到高壓設施安全的障礙,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樹木由于樹干過高而有可能引起高壓線通過樹干向地面放電。遇到這樣的情況,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砍掉超高部分的樹干。
????此外,由于許多電線運維工作長期在野外進行,輸電帶電班的操作員們,都攜帶著一個裝有蛇傷膏、驅風油、繃帶等物品的應急包,應對各類突發情況。
????不過,無論在外人看來輸電帶電作業這份工作多么危險,聶家富依舊享受當中的樂趣,不善言辭的他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個讓他難忘的畫面:一次夜間帶電作業完畢后,他站在80米高的塔上遠眺,放眼望去,正是萬家燈火。
????聶家富說,那一刻自己內心的欣慰與自豪,也許只有他和同事們最能體會。
????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何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