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梧州港塘源作業區紫金村碼頭1號、2號泊位的裝卸平臺,門座式吊機在裝卸集裝箱。黃東榮 攝
????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東榮 通訊員 吳柏松) 近段時間,梧州港塘源作業區紫金村碼頭的1號、2號泊位每天都迎來十余艘貨船,等待裝卸集裝箱。據統計,今年4月份該碼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020個標準箱,成為梧州港第二個單月集裝箱吞吐量逾萬的碼頭。
????經過四年多的建設,紫金村碼頭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5億元,建成3000噸泊位四個。如今走進紫金村碼頭,堆場上整齊堆放著一排排集裝箱,四臺龍門吊在不同區域進行轉場作業,前方的泊位裝卸平臺上,兩臺門座式吊機在裝卸集裝箱……雖然只有兩個泊位投入試運營,但整個碼頭作業區的主要設施都已正常運轉起來。
????“經過一年多的試運營,碼頭的吸引力和經濟效益已逐步顯現,洋航、中遠等區內外大型水上貨運企業已陸續進駐,為進一步發揮碼頭的效能、推動水運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紫金村碼頭業主廣西梧州通洲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培堅說。
????據了解,去年1月份試運營至今,紫金村碼頭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已達6.5萬標準箱。目前,以一個泊位配備一臺門座式吊機計算,吊機裝卸一艘50個標準箱的時間約需90分鐘,基本實現了船到碼頭即可裝卸。梁培堅介紹,從當前的物流結構看,進港的貨物主要為煤炭、糧食,出港貨物則以方解石粉料、大理石、纖維板和其他建筑材料為主。出港貨物大部分來源于梧州和周邊的玉林、賀州等地,主要發往福建、上海、山東等地。下一步,該公司將盡快完善碼頭的供電體系和作業機械,加快推進4號泊位的港池挖淤施工,力爭3號、4號泊位在今年下半年實現試運營。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相對于道路、航空等交通運輸方式,水運具有運載量大、運輸成本低等優勢。隨著紫金村碼頭的試運營和今后正式投入使用,李家莊碼頭內貿貨物吞吐的壓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從而促進長洲水利樞紐壩下水運物流業發展。目前,該局已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碼頭建設規劃調整有關方案,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引導和協助紫金村碼頭業主單位謀劃二期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工作,努力將二期項目的開發建設列入梧州市“十三五”規劃,及早開展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以進一步改善我市港口碼頭的布局,提升吞吐、周轉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服務區域內的產業和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