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今年以來全市第三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一季度實現增加值81.64億元,增長12%,比去年同期上升15.6個百分點,增速居三次產業之首。這是近年來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首次高于第二產業,反映出第三產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顯示出“潛力股”的姿態。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第三產業發展實現平穩向好的開局,與我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力度密切相關,特別是《關于在新常態下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出臺實施,有效釋放了產業潛能。同時,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對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擴大服務消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一季度我市經濟運行的“成績單”顯示,第三產業主要板塊中,除金融業基本持平外,其余六大行業皆有較大提升。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2億元,增長7.1%,較去年同期上升2.5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0.8億元,增長10.4%,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3億元,增長8.4%,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增加值2.9億元,增長5.8%,同比上升20.7個百分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2.85億元,增長14.2%,同比上升14.2個百分點;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25.63億元,增長15.1%,同比上升28.3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7.61億元,增長11.2%,同比回落3.3百分點。
????從各行業的特點看出,一季度傳統服務業健康發展,現代服務業穩中有升,各行業發展平穩向好。1至3月,全市公路運輸周轉量同比增長12.8%,水路運輸周轉量同比增長14.5%,郵政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7.5%,快遞業務強勁增長、市場旺盛,帶動交通倉儲和郵政業快速發展。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各行業受節日消費拉動,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全區第一,批零住餐四大行業增加值比重占據第三、產業的三分之一。房地產市場運作平衡,房地產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3.6%。金融業中各項信貸保持高位運行,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9.3%。營利性服務業方面,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三大行業全部實現正增長,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發展迅猛,成為現代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然而,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同時,集約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方式粗放、現代化水平低、經營規模不大等短板也顯現出來。分析顯示,雖然我市一季度三產的增加值增速達到12%的預期目標,但各行業缺乏全面均衡發展、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與二產緊密相關的現代物流、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并未得到大規模發展,“營改增”的實施加重小微企業上限后的稅賦,限制了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業務增長。
????市三產辦方面表示,從一季度的情況看,第三產業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必須充分挖掘新業態的增長潛力。要研究制定扶持限下企業升為限上企業的政策措施,積極開展三產招商引資,著力引進我市急需的現代物流、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并在重點行業、新興領域謀劃推進一批業態新、拉動效應大的項目,促進三產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