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 通訊員 李晚昌)對于許多市民來說,買房子是一件大事,為了能夠優先選房,并享受一定的優惠,也有不少市民會在樓盤正式開售前交付“購房預約金”。然而,不少市民一旦中途改變心意或另覓心水樓盤,亦有可能遭到開發商或中介商拒絕退還購房預約金,從而產生消費糾紛。
????5月23日,市民韓女士相中了上三云路某新樓盤內的一套商品住宅房,并為之在該新樓盤售樓部內,向“銷售人員”謝先生交付了一萬元的購房預約金。不過,韓女士在事后察覺到了一絲不妥,原因是她發現謝先生向她開具的購房預約金收據,竟出自某地產置業有限公司,而不是該新樓盤的開發商。
????于是,韓女士在6月1日再次前往某新樓盤售樓部,要求全數退回預約金,謝先生當即口頭答應韓小姐會在6月2日辦理退回手續。但是,當韓小姐6月2日再次聯系謝先生的時候,謝先生已拒接電話。無奈之下,韓小姐遂前往梧州市消協請求幫助。
????市消協工作人員經調查了解到,某新樓盤開發商與某地產置業有限公司簽署了樓盤推介委托書,某地產置業有限公司在一定期限內可對該新樓盤進行宣傳、推介,接受預約、投資和登記,待樓盤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后,系由某新樓盤開發商直接與客戶簽訂《商品買賣合同》,但是,該開發商并未對某地產置業有限公司向消費者收取“購房預約金”有明確授權。
????據韓女士反映,該地產置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直接在某新樓售樓部駐點工作,且在洽談的時候并未表明身份、說明情況,對消費者具有極大的迷惑性。為此,經過市消協工作人員的調解,謝先生才終于在6月8日把韓女士的“購房預約金”全數退還。
????房地產交易并不是一筆小數目,梧州市消協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慎付購房預約金,在選購樓盤前還要多加留意交易細節,包括個中涉及的規范流程、合同條約以及相關法律,盡量避免因溝通不到位、合同條款不清晰等情況而引起消費糾紛甚至法律問題。同時,還要注意保存好相關的單據和憑證,以備出現問題時為調解協商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