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梁少歡 梁燕嫻) 7月15日,長洲區長洲鎮長地村舉行被征地農民技能培訓班,50多名村民參加育嬰師技能學習。村民黎志霞說,所承包的集體土地被征用后,她打算在家政行業就業。
長洲區現有符合勞動力年齡段的失地農民1.6萬多人,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出路問題是該區頭號民生工程。該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貴發說,中心通過問卷調查摸清失地農民就業意向,有針對性地開班培訓,提升失地農民就業能力。
截至目前,長洲區累計向失地農民發放問卷調查4萬多份。根據調查結果,該區人社部門與職業技術院校合作開設電工基礎、家政、服務員、摩托車維修、創業指導培訓等課程,累計辦班230多期,培訓人數28630人次。經過有效培訓,30%失地農民通過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收入由此前的人均每月800元提高到1500元。
同時,長洲區人社部門定期走訪企業、收集崗位信息,為企業輸送經培訓的失地農民。統計顯示,長洲鎮、興龍辦、倒水鎮累計12150人次參加失地農民就業技能培訓、7960人次參加在崗技能培訓,目前大多已在企業有穩定的工作。其中,領冠電子梧州有限公司累計招收失地農民750多人次、永隆(梧州)塑料五金電器有限公司累計招收945人次、梧州恒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招收706人次、市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企業累計招收1000多人次。
此外,該區還加快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全覆蓋。截至目前,該區已認定25822名被征地農民身份,其中11481名失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3166人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