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萬軒 蔣亞平
????眼下,小學秋季學期入學報名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比環境、拼師資成了家長們口中的熱門話題。但在萬秀區,往年“擇校熱”卻趨于平靜,報名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萬秀區按照“以強帶弱、傾斜農村”的教育發展思路,自去年底被確定為廣西首批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試點后,今年再出“大手筆”,擬投入12217萬元完善教育設施,多舉措提升各學校軟硬件水平,推進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學區制改革初顯成效
????萬秀區是我市老城區,市區學校“校園窄、班額大、擇校熱”,農村學校“布點多、裝備缺、質量弱”,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迫在眉睫。
????去年底,萬秀區被確定為廣西首批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試點之一。萬秀區轄區46所中小學資源(除特殊教育學校),按地理位置相近、利于城鄉學校互動等原則,組建起振興、工廠、二小、鄉鎮中學等七大學區,推行學區制管理。
????萬秀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龍頭引領、捆綁發展、高位均衡”的戰略,萬秀區建立起中小學校抱團發展、城鄉互動、捆綁考核的新機制。除中學學區外,小學6大學區內各設4至8所分校,由一所規模較大的學校作為龍頭校,帶動同一學區內教學資源相對薄弱的市區學校、農村學校,統一教學管理、共享教育資源。梧州民主學區民主分校體育教師甘永鵬去年十月份到本學區的城東鎮思扶分校參加支教工作。當時整個城東鎮小學沒有一個專職的體育教師,甘永鵬便組織城東鎮小學上體育課的教師開展體育課教研活動,通過示范、觀摩、檢查、評比等系列培訓教研,甘永鵬帶出了“徒弟”,提升了學區農村分校的體育課教學水平。
????城里的老師到鄉間支教,鄉村的老師到城里掛職。到工廠分校掛職學習的夏郢里秀分校教師麥瑩說出心聲:“這次掛職學習,讓我耳目一新,豁然開朗,讓我深深地反思起自己的教學來,使我如‘井里之蛙’從‘井里’跳了出來。”
????據了解,自學區制改革試點開展以來,萬秀區加大了學區各分校間管理、教學人員的交流,學區內開展自主、統籌、蹲點、輪崗、掛點、送教、結對等多種交流活動,“一校擁有,眾校獲益”的學區資源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各學區建立教研信息平臺35個,教研“集備組”“質監組”24個,采用“同案異校”方式開展各種教學、教研活動82次,全城區988名骨干教師進行了交流互動,促進學區一體化提升,從而緩解了過度擇校熱,去年市區一些學校一年級“超大班額”現象得以基本消除。
????為了進一步減少“大班額”現象,“均衡”與“公平”成為萬秀區今年公辦小學秋季學期入學報名的關鍵詞。萬秀區教育局副局長張影芳介紹:“今年,萬秀區招生工作除了增班擴招,還出臺三項改革舉措,正式實行學區招生、學區分配;按照“相對就近”的原則和國家標準班額在學區內安排學位。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實行積分制入學。同時,使用招生系統規范報名工作,加強了監督、核查,力爭把班額控制在45人左右。”
????提升硬件夯實基礎
????嶄新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完備的多媒體教室……記者走訪萬秀區富民小學、北環小學等學校,煥然一新的校容校貌、現代化的教學環境,體現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帶來的變化。
????“原來的教學樓設施陳舊,操場小,硬件相對落后;隨著投入700多萬元建設的新教學樓落成,內設標準實驗室、美術室等功能室的新綜合樓投入使用,使教學環境得到質的提升,與學區內其他學校基本均衡。”萬秀區第二實驗學區副學區長、富民分校校長姚芳介紹道。
????這是萬秀區著力補齊教育設施短板的舉措之一。今年,萬秀區將教育資源均衡設置列為重點推進工程,實施“標準化裝備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在教育建設項目、校園文化提升工程、教育裝備等方面共投入建設資金1.07億元,重點推進工廠學區文瀾分校、夏郢竹坡分校等新建教學樓等15個教育建設項目,預計增加校舍面積達45697平方米,增加運動場面積達44630平方米。
????目前,萬秀區市區學校303個班配備了多媒體白板教室,占總數的95.2%;7所農村學校也配置了52個白板教室,夏郢鎮小學還建立了16個多媒體教室。
????優化軟件提升內涵
????在學區組建后,各學區開始探索“特色共存”的校園精神文化和“共生共長”的學區精神文化。民主學區建立了“汶蘊特級教師工作坊”、“藝韻城鄉資源共享名師工作坊”,推動了各學科的研訓活動;工廠學區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領,把“賞識教育”的理念貫穿城鄉學校的研訓活動……學區主題研訓給學區創造了更廣闊的創新空間,有效地發揮了集群效應。
????在第二實驗學區,學區內7所分校以二小分校特色文化為基礎,確定了“七彩學園,出彩童年”的學區精神,用“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原色鮮活詮釋的“書香二小、感恩富民、健康文化、活力高旺、誠信塘源、儒雅旺步、文翰太和”的七彩學校獨特內涵。研發了學生《明德守禮》的學區課程,用于日常教學當中。如今,走進第二實驗學區的每一所學校,你都會看到集會時整齊劃一的隊伍,就餐時文明的習慣,交往時禮貌大方的學子。
????今年,萬秀區將強化硬件優化軟件,著力綜合提升“團隊、教師、特色、管理、質量”五大軟件,以“名師培養工程”“骨干教師升級項目”等工程為抓手,實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建立“以評促升”長效機制,緊抓教學質量工程;推動“特色文化建設一學校整體發展項目”,打造“一校一品”的教育品牌,并輻射影響城鄉其他學校,全力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