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曉雯 通訊員 吳衛萱)今年以來,市新農合辦采取多項舉措深化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切實解決農民“看病貴”問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近日,市新農合辦出臺《關于實行第二批按病種臨床路徑定額付費管理的通知》,將乳腺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風濕性心臟病等38種重大疾病納入按病種臨床路徑定額付費管理。這種付費管理是指定點醫療機構為患者按照相應疾病的標準化診療方案實施住院治療的全程醫療費用。醫療費用實行包干制,由新農合基金和患者分擔,費用超出包干部分由定點醫療機構承擔,節余部分歸醫療機構所有。
????與此同時,按照上級要求,市新農合辦根據2014年度統籌基金收支情況及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服務情況,出臺了《2015年市本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總額控制方案》,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實行總額控制,避免醫療費用過快增長。
????據介紹,總額控制和按病種臨床路徑定額付費是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措施,既有利于轉變醫院管理模式、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防過度檢查、濫檢查、濫用藥等現象發生,又有利于控制醫療費用在合理范圍,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此外,市新農合辦還進一步完善調整市本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的考核,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及服務行為的管理,今年考核采取對大部分醫療機構的住院次均費用控制線較2014年提高、實行按病種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等。同時,市新農合辦還對所有的考核指標每季度通報,對年終考核未達標的市本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將從年終結算經費中進行扣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