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海志 通訊員 陳柳余 實習生 黎倩霞)收到顯示為銀行客服號碼的手機短信,也有可能是陷阱!日前,梧州一名市民因輕信一條通過偽基站假冒銀行客服號碼發來的詐騙短信,按照詐騙短信的提示將銀行卡的信息告知騙子,最終被騙走12萬元。
“尊敬的×行用戶:您的網銀密碼器將于今天失效,請及時登陸我行網站wap.icrni.com(wap.icvjr.com)進行升級維護,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9月15日,家住梧州新興三路某小區的曹先生手機突然收到一條號碼顯示為某商業銀行客服955××發來的短信,要求曹先生對網銀密碼器進行升級。
看到是銀行發來的短信,曹先生并沒有起疑心,因為他剛好于今年3月在這所銀行辦理了信用卡。隨后,曹先生便點擊了短信上的網站鏈接,進入了所謂的“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先是按照短信內容的提示輸入了卡號,接著又輸入了自己的網上銀行密碼,最終完成了所謂的“升級維護”。事后,曹先生越想越覺得哪里不對勁,他打電話到該銀行的客服了解情況,才發現自己卡里的120120元人民幣被人轉走了。
通過查看曹先生接收到的短信,辦案民警發現,這條詐騙短信跟銀行正常的短信通知十分相似,且與真正的銀行客服短信一樣,出現在手機短信界面的同一對話框內,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只要市民點擊短信里的網址,它就會跳轉到騙子制作的仿冒銀行官方網站的釣魚網站里,一步步引導市民輸入賬戶、密碼、手機動態口令等信息,不知不覺中盜取用戶的銀行卡信息。
梧州市長洲區公安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他們此前破獲的此類詐騙案件來看,曹先生收到的短信應該是不法分子通過偽基站群發的詐騙短信,目的在于誘騙銀行客戶登錄假冒網站,騙取客戶網銀登錄名、密碼及動態支付密碼后轉移客戶資金。一旦受害人在這個網站上輸入賬戶和密碼,這些信息就會反饋到不法分子手中,他們就可以通過網絡轉賬,把賬戶里的資金轉走。
辦案民警提醒,市民在接到偽基站發來的短信前,可能會出現手機無信號的情況,在此期間詐騙短信會進來,然后又恢復信號狀態,在這時收到的短信尤其要注意。凡是收到涉及錢財的短信,市民均不可大意,要先進行認真核實,切勿輕易透露個人信息,更不要點擊他人發來的地址鏈接登錄電子銀行。此外,市民可以通過注意識別區分網站地址、安裝攔截軟件、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核實以及妥善保管好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等多種方式,防范偽基站發送詐騙短信侵害錢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