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曾燕
????鋪設水泥路改變農村落后基礎設施、實施“村屯綠化”美化村屯環境、培育特色產業促生態與經濟發展雙贏……2013年至今,我市整合多方力量和各類項目資金,把“美麗梧州·清潔鄉村”活動引向深入,“清潔鄉村”向“生態鄉村”轉化升級。
????綜合整治美化環境
????時間回到2013年初,自治區在黨中央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戰略的背景下,為鞏固和擴大良好生態優勢、創造良好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作出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自此,“清潔鄉村”活動在梧州大地全面展開,掀起了一場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美麗風暴”,繪就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第一階段以“清潔鄉村”為主題,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切入點。通過兩年時間集中攻堅,我市活動開展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蒙山縣地處梧州北端,農業、林業資源豐富。“清潔鄉村”活動開展以來,蒙山縣從實際出發,提出“生態立縣”戰略構想,打造“特色農業、優勢工業、休閑旅游、精品城鎮”的工作思路,把“清潔鄉村”活動和城鄉風貌改造、旅游產業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等有機結合起來,推進長坪瑤族鄉長坪村、新圩鎮古定村古皮組、西河鎮安富村青子組等新農村示范點建設,打造“四季花海”,使之成為休閑旅游新亮點。
????如今,在蒙山縣長坪瑤族鄉長坪村的山林田野間,目之所及的鄉村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山上,林海連綿,令人見之忘俗;山下,昔日的吊腳樓已成了木屋別墅、盤山而上的泥階梯成了石板路、民房立面改造修舊如舊,與風雨橋相映襯,可謂瑤鄉如畫……鄉村變美了,但少數民族特色依舊,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專程前來游玩。去年,該縣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7%;旅游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15.7%。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6.5萬人次,同比增長9.6%;旅游總收入8.56億元,同比增長11.2%。
????位于城郊結合部的長洲區長洲鎮,即便垃圾大量增加,解決起來依然輕松,鎮容鎮貌保持干凈整潔。這得益于長洲鎮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通過聘請社會車輛定期定點清運各村組垃圾,有效解決了環衛力量不足和垃圾清運不及時的難題。同時,長洲區在大塘街道推行社區保潔網格化管理,將10個社區分為72個網格,均配備保潔員、監督員,最大限度地減少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
????一組組數據證實了梧州“清潔鄉村”活動的成效。據統計,開展“清潔家園”專項活動以來,全市累計清運、處理垃圾60.3萬余噸,開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動4萬余次,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19個,建成垃圾處理設施828處,配備垃圾桶(箱)117039個;開展“清潔水源”專項活動1.6萬余次,清理湖泊、河流、池塘2萬余處(條),在運行的村莊污水設施285處;“清潔田園”專項活動清理農田175萬余畝,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2877.41噸,六個縣(市、區)建立了農業生產回收機制。
????完善基礎改善人居
????2014年11月14日,自治區召開“美麗廣西·生態鄉村”活動動員大會,標志著“生態鄉村”活動正式啟動,席卷八桂大地的 “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三股清風,升級為“村屯綠化”、“飲水凈化”、“道路硬化”鄉村建設三部曲,梧州鄉村面貌進一步改善提升。
????長洲區泗洲村在生態鄉村建設的政策、資金幫扶下,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拓寬了近千米環島路,打造了洲頭觀景平臺以及配套建設停車場等。目前,泗洲島旅游開發建設與提升規劃已通過評審,泗洲村將以風景優美的鄉村田園、水天一色的洲島景觀、歷史悠久的下俚文化為基礎,以村落改造建設為重點,突出“下俚歡歌”主題,建設成集農村風貌展示、農家生活體驗、鄉村田園休閑、濱水觀光游憩、民俗文化體驗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旅游村。現在,不少客商頻繁到村里洽談投資事宜,泗洲村的水上游玩和餐飲住宿等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經營權很受追捧。
????村容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悄然變化著。蒼梧縣木雙鎮通過實施“微小獎補工程”,激發了當地群眾參與“生態鄉村”活動的積極性,不僅自發研制垃圾處理設備、自籌資金改善村容村貌,大家還爭當保潔員,踴躍繳納保潔費。
????目前,生態鄉村建設正在梧州各地如火如荼展開,這是鄉村建設活動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為確保活動成效,我市及時落實和建立了大臺賬、網格化管理、督查指導等六項長效機制,各縣(市、區)自我加壓、積極創新,推出479項具有針對性的長效措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分析協調會議,落實規劃圖、責任表內容,督促各級各部門照章辦事、落實。同時,我市今年已經整合生態鄉村建設各類資金5.11億元,投入“村屯綠化”、“飲水凈化”、“道路硬化”三個專項活動中,截至11月底全市村屯綠化任務完成率達100%,種植68萬株苗木;120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部開工,完成溝渠清淤聯通工程任務1775公里;全市861個建制村通水泥路達100%。
????回首望,“清潔”大步向前;看今朝,“生態”起跑加速。明年,我市將著力在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創新上下功夫,以“綠色環境、綠色建筑、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為主要內容,以督促整改“常態化”、屬地管理“網格化”、建立機制“長效化”、專項資金“規范化”為抓手,結合“三清潔”和“三化”等活動,實現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生態建設三者有機結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良好機制,推進生態鄉村建設活動扎實深入開展,走出一條符合梧州實際的綠色立村、生態致富的鄉村建設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