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藤縣埌南鎮黎寨村,村民使用拖拉機和耕牛犁地種植花生。 顏桂海 攝
????梧州日報記者 顏桂海
????“突、突、突……”這邊開拖拉機犁地的隆隆機器聲,那邊用耕牛翻地的吆喝聲此起彼落,農民耕種打破了田間地頭的早春寧靜。這是2月20日記者在自治區級貧困村藤縣埌南鎮黎寨村所見的情景。
????當日清晨,濃霧籠罩,該村公腩自然村40多戶農戶家家出動,有的拿著鋤頭、鐵鍬,有的擔著農家肥,脫鞋挽褲下田平整、分畦、起壟……只見十多臺拖拉機活躍于田間,五頭耕牛也不甘落后,賣力耕作,現代與傳統的耕作方式相映成趣。
????村民梁桂標一戶幾口干起活來很是熟練,他與兒子輪流駕駛拖拉機耕地,其他人用鋤頭刨開小坑,往坑里放上花生種、堆好土,分工非常默契。
????“開春后,黎寨村農民及時播種花生等時令作物,7月底收獲后再搶種水稻。目前,公腩、對黎、觀塘等七個自然村已種下花生200多畝,今年全村計劃種植花生約500畝。”正在田間觀察土地墑情的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房昌告訴記者。他介紹,近年當地農民以及農業專家對黎寨村耕地的觀察表明,當地耕地屬于砂質土壤,日夜溫差大,生產的花生殼薄、肉嫩、油質好,很適合榨油。
????明媚春光下,埌南鎮各村紛紛搶抓農時耕作。該鎮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各村因地制宜,抓好地域特色產業發展,拓寬致富增收之路,全鎮14個行政村(社區)計劃種植花生超過700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