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向市民普及氣象知識。黃穎盈/攝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 李靜 通訊員 鄧碧娜 歐堅蓮)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在此來臨之際,梧州市氣象臺于3月20日上午舉行氣象日開放活動,對公眾開放榜山山頂的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向到場參與的市民普及氣象知識。
????當天早上,在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正式開放前,已有大批市民帶著小朋友早早地登上榜山等候活動開始。“平時登山只能在基地外面探望,還沒試過走進去近距離接觸一下呢!”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說,他的兒子今年七歲,現就讀小學,對天文氣象知識格外感興趣,每次看到基地里面的儀器總是忍不住好奇心發問,“這可難倒了我,這次開放日可好了,會有氣象臺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他講解。”
????“這個氣球好像在梧州很多地方都能夠看到啊,它到底能飛多高,有什么用呢?”市民李小姐一邊嘗試鉤拉氣球引線,一邊向身旁的工作人員請教。“這個氣球專業點來說是數字探空儀,可以用于觀測0至30千米高度范圍內的氣溫、氣壓、濕度和風向,也就是說,它在三萬米高空的時候就會因為壓力差而自動爆破,我們每天早上和晚上的七點十五分都會發送一次該氣球。”工作人員釋惑道。
????像這樣饒有趣味的一問一答,活躍著氣象開放日的現場氣氛。“市民現在提的問題越來越專業了,對氣候與天氣的關注程度也在逐年上升。”梧州市氣象臺有關負責人介紹到,今年氣象開放日活動前夕,就有不少市民主動來電咨詢詳情。該負責人表示,每年世界氣象日前后,氣象科普教育基地都會向公眾開放,活動不但能夠讓更多的市民了解氣象臺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科普相關的氣象知識,還能引起公眾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提醒公眾節約能源,愛護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當天,傍山社區還聯合“雙報到”單位梧州市氣象局在榜山公園舉行科普活動。梧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科普大篷車”也開進了活動現場,為廣大市民普及氣象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