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通訊員 黃海崢 蔣亞平
????今年一季度,萬秀區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其中第三產業表現突出:實現增加值20.8億元,同比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5億元,批發和零售業增長7.3%。
????今年以來,萬秀區著力凸顯該區濃厚的商業氛圍和底蘊十足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優化布局打好“商貿牌”,整合歷史文化打響“旅游牌”,放權優政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助推第三產業提質增效。
????優化布局,做足商圈文章
????“吃住玩一站搞定,我們一家老小都十分盡興。”今年“三月三”假期,來自藤縣的祝英英女士帶著家人以旺城廣場為中心,好好地在梧州游玩了一番。
????祝女士所說的盡興,主要是旺城廣場一站式功能滿足了一家所需:小孩有兒童樂園,老人逛超市掃貨,全家人大快朵頤后,一起觀看全國同步上線的電影。
????旺城廣場是萬秀區優化商圈布局,補齊以往商業中心功能單一、聚集能力差的短板,加快商貿服務業提質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區以打造特色和品牌,完善功能、擴大規模、提升檔次為重點,優化推進鴛江麗港、騎樓城、寶石城、太陽廣場、旺城廣場“五商圈”建設,進一步激活和繁榮市場,重振百年商埠雄風。目前,鴛江麗港、騎樓商業特色街榮獲“廣西特色商業示范街區”稱號。
????商圈的優化升級,直接帶旺了人氣財氣。今年“三月三”假期,五大商圈人氣爆棚,銷售額直線上升,各商圈主體活力更顯強勁。統計顯示,萬秀區一季度批發和零售業增長7.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3%,住宿和餐飲業增長8.2%,金融業增長4.5%,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5.7%,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9.2%。
????挖潛提質,打響旅游品牌
????“一個拐角窺見一個世紀老人的悠祥,一個水門觸摸到一座城的風雨。”這是外地游客龐興遠逛完騎樓城后,在朋友圈分享的“小情懷”。
????游客的“小情懷”,源于萬秀區著力挖潛提升,賦予百年商埠更多新的文化內涵。在成片成市的騎樓中,游客透過古樸恢弘的騎樓、雕塑和浮雕,感受嶺南風情,聆聽龍母傳說,同時品嘗龜苓膏、豆漿和涼茶等富有梧州特色的美食。
????據悉,萬秀區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聚集了騎樓城-龍母廟AAAA級景區、中山紀念堂、白云山、四恩寺等歷史悠久、名聲在外的旅游文化品牌。該區立足豐富的旅游資源,將旅游產業作為富民強區的“朝陽產業”,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整合景點文化內涵,串點成線、連線為面,提升城區旅游的整體影響力和號召力,煥發百年商埠新魅力。
????經過整合打包,萬秀區文化旅游資源得以激活。今年“三月三”期間,僅騎樓城-龍母廟景區就接待游客7.5萬人次。2015年,該區過夜旅游人數和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分別增長20%、增長22%。特色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累計獲得自治區級和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共19家,并獲得自治區首批特色文化產業示范縣(市、區)稱號
????激發活力,優化營商環境
????“鼓勵民營企業創辦眾創空間,對獲得國家級或自治區級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眾創空間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日前,面對民間資本的躍躍欲試,萬秀區加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配套,其中,財政補貼政策已審定通過。
????施以真金白銀的財政補貼,是萬秀區把握政策法規,以有限財力撬動無限市場活力,助推百年商埠華麗蝶變的一個實招。而善于抓住政策紅利,主動擔當先行一步,則是萬秀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貫作風。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中,萬秀區結合區情制定更可行的行動措施,以旺城廣場、鴛江麗港等商圈,萬秀工業園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為載體,因地制宜推廣建設新型創客空間的……
????——在 “互聯網+”產業中,萬秀區主動走出去,密切跟蹤對接,做好服務跟進,與電商平臺項目業主簽訂了云賣項目落戶梧州的框架協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作為百年商埠的核心區,萬秀區充分認識到環境即競爭力的發展理念,優化政務環境,做足跟蹤服務,才能助推第三產業提質快速發展。
????——向市場放權。抓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關鍵,進一步明晰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做好清權、減權、優權、制權各個環節的工作,讓企業家安心舒心。
????——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把握好“親”與“清”尺度,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守底線、分公私、講責任,積極作為、靠前服務,了解困難、解決問題,讓企業盡快適應環境,投資投產。
????——營造政務環境。在土地出讓、項目報批、工商登記、稅收優惠及人才用工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開通“一站式”綠色服務通道,讓業主快來、愿留下、快適應、能成長,創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