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貝婷婷
李清華撈起水塘里的田螺,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 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攝
????榃金村是龍圩區廣平鎮轄區的小山村,在榃金村樟村組大奎沖山腳下,遍布著約300張大小不一的水塘,水塘里養殖著人們舌尖上的美食——田螺。雖然田螺有點嬌生慣養,但在村民李清華、鐘俊熙的帶領下,田螺養殖已經成為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榃金村是一個人多田少、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貧困村,村總人口586戶,共2227人。2015年底,經精準扶貧識別確認貧困戶52戶,共185人,是自治區“十三五”貧困村之一,并且已確定2016年必須脫貧摘帽。
????5月30日上午,天氣炎熱,榃金村的兩名小伙子李清華、鐘俊熙此時正在面積約120畝的養殖場里巡查。他們時不時探探水塘里的水溫,或是往水塘里引進流動的水,原來,他們正在小心“伺候”水塘里養殖的田螺。
????“田螺怕熱,最是嬌生慣養,需要維持水溫在28攝氏度。因此我們會時時觀察氣溫的高低,通過增減水塘里的水來調節溫度?!辩娍∥跽f。
????從一張張水塘邊經過,在水塘邊緣的泥土表面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田螺。李清華指著水塘里一塊排滿了田螺的木板說,這是今年螺種進行第二次繁殖產生的小田螺。預計今年中秋節前后,養殖場里的田螺就可以大量上市了。
????說起為什么會選擇養殖田螺,李清華打趣地說道:人們常說,“懶人”才養田螺。其實不然。據了解,李清華、鐘俊熙兩人通過前期市場調研,得知田螺市場需求量大,養殖前景廣闊。為了掌握養殖田螺的技術,他們還到玉林、桂林等地拜師學藝討經驗,學成后就在養殖場里一邊實踐一邊摸索,不斷總結養殖方法,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
????今年初,在村“兩委”及第一書記的聯系和鼓勵下,作為返鄉創業青年的李清華開始在村里發展養殖業,利用本村水源充沛、污染少的優勢,建設田螺、草魚、泥鰍生態養殖基地。目前,已累計投資90萬元,發展養殖面積120畝,投放螺種1.8萬斤,投放草魚苗7000尾。預計畝產田螺2000斤,養殖收入達到144萬元。
????在自己的養殖業見起色的同時,李清華沒有忘記村里的貧困戶,自項目籌建以來,他通過租賃土地、招聘日工等方式,幫助貧困村民增加收入。
????此外,村“兩委”也積極引導李清華以養殖場為基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下一步,村“兩委”還將計劃以扶貧小額信貸項目為契機,支持貧困戶利用專項貸款資金入股田螺養殖合作社,實現由合作社提供種苗、技術及回收的合作經營模式或直接入股分紅,有望解決30戶左右貧困戶的增收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