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旅游頻道>>游山玩水>>梧州游 >>  正文
     
韻從古村來——廣東古村落的繁榮與蒼涼
2016-08-12 09:42   梧州日報   素素

表演隊伍在南山曾公祠堂外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麒麟。

清廈廈屋村建筑屋檐的精美木雕或飛檐都獨樹一格。

古村落的建筑保存完好。

????筆者祖籍梅州,所以也算是半個客家人,因此,一直對客家文化建筑有著濃厚的興趣,客家人來自中原,可說是正統的漢族,這個古老的民族是如何從中原一路遷移到全世界,中間曾經歷過多少磨難,又是如何保留著傳統,這個中因由不斷吸引著探索的欲望,讓腳步不斷走進這些古老的建筑去觸摸背后的故事。

????廣東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客家村落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不同的地區。這些年斷斷續續也去了一些,但能在記憶中留存的卻只有那么一兩個——東莞清溪鎮清廈廈屋村和梅州平遠仁居古鎮井下村。

????推薦理由:東莞是出生的地方,梅州是祖輩居住的地方,如果說東莞的客家村落是現代都市中的遺世而立的傳統,那么梅州的客家村落卻是客家文化的純粹傳承。同樣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建筑表現,卻相同地恪守著客家傳統。

????東莞清溪鎮清廈廈屋村

????來到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清廈廈屋村和南山曾公祠,更欣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麒麟。聽了清溪旅游辦的人介紹才知道原來東莞還遺留著那么多古建筑村落,而且一些傳統手工藝文化也還得到傳承。走進這間古老的曾氏宗祠,仿佛一下時光流轉到清朝年間,上堂供奉著是宗祠始祖,曾仁喬及曾氏歷代祖先的牌位。

????曾仁橋是位教書先生,生有五子,二兒子是商人,賺到錢后便在這里買了許多地,和蓋房屋和祠堂,這座祠堂在當時可謂聲名在外。雖然百年過去,期間也曾兩次整修,但從細微處可以看出,大都保留當時原貌。不論是屋檐的精美木雕或層頂的飛檐都獨樹一格。

????為了讓我們欣賞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麒麟,旅游辦特意邀請了表演隊伍在祠堂外表演,麒麟的傳說已經流傳數千年,盡管至今還沒有人見過這種神獸,可是坊間的流傳,神話故事中卻經常出現。并以不同方式演繹這只神獸因為深信它能帶來吉祥,這也是一種信仰。而聰明的客家人更把麒麟形象化,用竹篾為框架,彩布作皮膚,讓舞者在鑼鼓聲中純熟地把麒麟的喜怒哀樂展現。

????回想小時候,舞獅子經常能見到,但麒麟見到的機會還是不算多,就算有就只是幾個套路,像今天這樣完整的演出是頭一回見。

????現代化的生活不能帶來踏實的寧靜,人心逐漸浮躁,道德底線消失。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失像黑洞般不斷擴大,安全感欠缺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偶然能一督這些古代遺留的建筑,古樸民風,古老習俗,就如同一襲清風吹進心扉一般振奮心靈。

????在自己的家鄉參加體驗活動是頭一次,卻感覺非常有意義,人總會習慣地望著遠方而忽略身邊的風景,這次能發現家鄉的獨特文化和美麗是難能可貴的體驗。

????梅州平遠仁居古鎮井下村

????梅州地理位置的處于廣東邊界,因此城市發展一直落后于廣東其他城市,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這里的村落及傳統客家文化保留得原汁原味。平遠仁居古鎮不僅歷史源遠,還是客家人遷徙入廣東的第一站,民國時期更曾是廣東省府所在,遠處山巒疊翠,近處小橋流水,昔日留下的繁華仿佛依舊未曾褪去。

????井下吳屋是興建于嘉慶年間,距今已經百年歷史,盡管歲月蹉跎,光陰荏苒,當年繁華已經不再,可沉淀下來的故事并沒消失,而且在內面繼續演繹著,傳承著。

????64間11廳6舍設計得精致玲瓏,可見當時這里居住的是大戶人家,如此一大家族在此繁衍出去的不知有多少分枝葉。

????當腳步踏入井下吳屋的感覺就像探訪著一戶客家人家,三堂三橫一圍籠的主體結構不僅保存得十分完整,而且內面依然有人居住,并不同于一般冷冰冰的景區建筑,依然充滿著生活的氣息,雖然已經找不到興建人吳昆亭的太多資料典故,或許正是因為它并未曾成為歷史,或許正是沒有經過太多修葺的緣故,更容易讓人在一磚一瓦上閱讀出當年的光景,中堂的橫梁構架,窗戶上的雕花柵欄無一不體現出大戶人家的當年風范。

????一進左屋一個阿婆正在接水,好奇地看著進來的一眾人,我們仿佛來自不同的另一世界。多少年來,他們如常地生活不為外界所動,默默守著老房子,讓時光的腳步放慢。

????屋子盡頭是后圍屋部分,看著一間間的房門眼前仿佛浮現一幅世代同堂的熱鬧景象,雖然現今已人去樓空,大多房間經大多都用來堆放雜物,可依然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固守著這里,院子內也有放養著的小雞,房門口也吊掛著燈籠,盡力挽留著光陰的步伐。

????其實廣東古村落還有許許多多,只是東莞的客家村落與平遠的客家村落就如同佇立在不同世界卻同一文化存在的表現,深刻而古舊,現代繁華與古樸蒼涼的強烈對比,讓人有在時光漫步的感覺。對客家文化的追索仍然在孜孜不倦,就如同對中華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蘊從未停止過追蹤的腳步,抑或這也是身為客家人血液內就流淌著與生俱來的使命感。

????(素素)

編輯:黎羽瑤 黃東瑩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基礎開發項目建設推動全市園區經濟穩步增長
·自治區換屆紀律巡視組梧州市反饋會昨日召開
·國慶節假期出行流量大 火車票全面開售余...
·我市多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 ...
·1至7月市區農信社累計發放600萬元扶貧貸款
·梧州市265個貧困村客運通達率已超六成
·未來三天有較強降雨 高溫天氣緩解但防災...
·路樹倒塌醫院廣告牌砸落 受損車主聯名起...
·名豪花苑有居民養狗晝夜狂吠 左鄰右舍不...
梧州火車站站前廣場增設移動廁所 緩解如廁難
龍圩區一通道突發地陷 坑洞直徑五米落差超兩米
男子車內避雨被積水圍困 消防部門冒雨排險
岑溪市加快推進石材企業入園生產
萬秀區升龍秀灣小區一高層住宅發生火災
因為這個原因,昨晚七姐可能沒來梧州!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