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新華書店河西圖書批發中心,一名小讀者在看書。 李欣鞠 攝
????梧州日報記者 李欣鞠 蘇云燕
????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數字閱讀、網絡購書等,對實體書店經營造成了較大沖擊。記者走訪了解到,梧州實體書店通過打折促銷、線上線下聯動等方式改善經營狀況,但仍面臨著嚴峻的困局。
????實體書店銷量下滑
????8月15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實體書店,發現書店普遍面臨銷量下滑的困境。西環路、新興一路等地的不少書店,銷售書籍以學生輔導用書、兒童讀物、青春文學、網絡小說等暢銷書為主,還在店面顯眼位置張貼“打折優惠”、“買滿抽獎”等促銷廣告。梧州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也推出暑假少兒讀物大展銷活動,購買指定少兒圖書系列可獲七五折優惠。
????雖然實體書店紛紛推出促銷活動,但是進店看書、購書的讀者并不多。記者在新華書店河西圖書批發中心看到,二樓圖書區僅有一老一小兩名讀者在專注閱讀。記者觀察了半小時,共有七名讀者進店,不過僅有一名小學生選購了三本教輔用書。西環路、新興一路等地書店的讀者更少,偶有一兩名學生進店翻閱書籍。不少書店負責人表示,隨著數字閱讀、網絡購書等觀念變化,現在書店的銷售量明顯下滑,甚至達不到高峰時期的一半。
????相關人士介紹,梧州市區約有15家書店,除了兩家新華書店外,都是民營書店,其中還包括了幾家大型超市內的圖書攤位。從整體情況來看,實體書店數量并不多,經營情況也不太好。閱讀方式發生了轉變,人們獲得知識的渠道增多了,到書店買書只是其中之一。同時,不少書籍推出了電子版,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閱讀更方便快捷,而且隨著數字圖書館的普及,掃一掃二維碼即可下載閱讀書籍,相比成本較高紙質書價格優勢明顯。
????西環路韜智書店負責人黃小姐表示,現在實體書店不僅要和網店、電子閱讀競爭,還面臨日益增加的租金、人工等經營成本壓力。
????主動應對市場沖擊
????與網絡購書相比,實體書店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在網絡平臺買書,只能了解圖書的內容概要,無法通過快速瀏覽確定圖書內涵和風格,查看紙張的印刷質量,還要等待書籍寄送時間。家住西環路的張小姐習慣閱讀紙質書,經常會到實體書店購買書籍。“電子閱讀不能完全取代紙質閱讀,紙質書更有質感和文化感。”張小姐說。
????不少實體書店經營者表示,一些專業著作和教輔書、工具書、少兒讀物等類型圖書,是書店較為暢銷、競爭力較強的書籍。書店會在寒暑假、“六一”兒童節等主要節假日推出打折促銷活動,還通過增加文具用品銷售等方式,吸引更多讀者消費。
????打折促銷是見效相對較快的拉動銷售方法,但長期打折并不現實,并且由于成本原因,實體店打折力度通都比不過網店。新興一路某書店負責人劉女士告訴記者,該店已轉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在淘寶網開設網店銷售圖書。梧州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及時向讀者推介最新書籍和優惠信息。
????據了解,為促進實體書店發展,今年6月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完善規劃和土地政策、加強財稅和金融扶持、提供創業培訓服務、簡化行政審批管理、規范出版物市場秩序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實體書店改革創新發展。
????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嚴格落實意見的各項要求,加強城鄉實體書店網點建設,創新實體書店經營發展模式,推動實體書店與網絡融合發展,提升實體書店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加大實體書店的優秀出版物供給,更好地發揮實體書店的社會服務功能。黃敏告訴記者,從今年3月起,開辦實體書店已不再需要發行人資格證,有確定名稱和固定經營場所即可申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