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鐘斌明
沙頭鎮位于蒼梧縣北部,素有“蒼梧北大門”之稱,為了帶動村民增收,該鎮通過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構建農村合作聯社,逐步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
“管種管賣”調動村民積極性
“分我1500棵種苗吧,我愿意跟你學習種植。”10月12日,沙頭鎮新建村特色中草藥種植基地內,多名貧困戶紛紛向該基地種植大戶梁樹乾提出要求。
黃業揚是其中一名貧困戶,早幾年主要靠種植荔枝樹增加收入,但受災害天氣和果苗低產等因素影響,荔枝產量一直上不去,雖然他也想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但一直沒有頭緒。直到今年9月份,黃業揚在當地一場扶貧座談會上認識了梁樹乾。
梁樹乾是當地一名種植能手,種植有近百畝的荔枝樹,但2014年年底的一場霜凍讓荔枝樹都遭了殃,近百畝果園也因此撂荒了一年多的時間。期間,梁樹乾沒有閑著,他密切關注著市場行情,并盯上了“牛大力”這個特色中藥材。
梁樹乾告訴記者,在廣東的肇慶和廣西的百色、貴港等地,都有不少農戶種植“牛大力”,這種藥材全身是寶,其陽枝、陰枝和種子也都可以賣到不低的價格。有行內人士算過這樣一筆賬:種植三年后的“牛大力”,單株可產藥材薯塊3公斤以上,畝產可達1000公斤以上;種植四年的“牛大力”,畝產可達1500~2000公斤。按現行市場銷售平均價格計算,四年下來每畝“牛大力”薯塊的收入能達到6~7萬元,即每畝每年的收入有1萬多元。
于是,梁樹乾把自家百畝果林“騰籠換鳥”改種“牛大力”,如今,他雇傭當地多名貧困戶幫忙打理基地,每人每天60元的工資,“通過參與基地打理,不少貧困戶有了合作種植的意愿并參與種植。”梁樹乾說。
為了確保“牛大力”的產量和銷路,沙頭鎮有關部門發揮當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依托藍天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和通達農牧有限公司,推進梧州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同時,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基地負責提供種苗、技術以及產品回收,動員塘灣、新建、橫江、思艾四個村的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種植“牛大力”等中草藥,形成“牛大力”等中草藥種植產業帶。
“有人指導種植,還有企業‘兜底’銷售,這樣的脫貧好機會我一定要抓住!”黃業揚說。如今,新建村的特色中草藥種植基地已經帶動70戶貧困戶參與“牛大力”種植。
“社社聯合”拓寬產品銷路
如果說打造特色中草藥種植基地是一項“內功”,那么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則是拓寬銷路的“外功”。
今年8月,由沙頭供銷合作社牽頭,組織蒼梧縣沙仙子果蔬專業合作社、蒼梧縣基祿果蔬專業合作社、蒼梧縣綠旺果蔬專業合作社、蒼梧縣益農果蔬專業合作社和蒼梧縣艷燕蜜絲棗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成“蒼梧縣吉仙子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注冊資金210萬元。
沙頭鎮供銷社副主任沙厚平告訴記者,成立合作社聯合社,可以彌補專業合作社的不足。以沙仙子果蔬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以種植砂糖橘和蜜絲棗為主,但每逢收購季節,該合作社都會面臨產品難賣的情況,“不是產品質量不好,而是產量不夠多。”沙厚平說。
原來,負責上門收購農產品的貨商一般都是“貨滿一車才走”,而一輛貨車的載重量在50噸左右,這樣的收購量遠遠超過一個專業合作社的產量。因此,為了讓品質優良的農產品能夠暢銷各地,上述五個合作社的負責人達成強強聯手的共識并組建了合作社聯合社,進一步解決產品銷路問題,從而也更好地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