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勝洲村一戶貧困戶的家中,核驗工作組組員正在核對人均住房面積的情況。 (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攝)
??? 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蔡遠寧
????“你家的電視機能用嗎?”“你們家人都加入新農合了嗎?”……眼下,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勝洲村的多個核驗工作組,正忙著深入村里每個精準識別貧困戶家庭,核驗對方脫貧情況。若達到“八有一超”標準,核驗工作組組員、脫貧幫扶干部和貧困戶戶主則要在“雙認定”表格上簽字確認,確保脫貧工作客觀公正。
????2016年,龍圩區計劃脫貧14個貧困村,4460戶19515人。目前,2016年龍圩區預脫貧貧困村及貧困戶“雙認定”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雙認定”確保客觀公正
????10月21日,核驗工作組組員王堅來到勝洲村貧困戶羅雄軍家里,按照《龍圩區貧困戶脫貧幫扶一戶一策表》的內容一一進行核對。一番比對下來,王堅發現對方已經達到“八有一超”的脫貧標準,即有穩固住房,有飲用水,有電用,有路通自然村,有義務教育保障,有醫療保障,有電視看,有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說起能摘掉頭上的“窮帽”,羅雄軍表示,自己最感激的是一直給予幫忙的扶貧干部。
????羅雄軍今年56歲,至今未婚,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父親于去年離世,照顧年邁母親的擔子就落在他一人身上。“早幾年,我為了照顧中風的父親,無暇發展其他產業,只能靠在家里養點雞鴨維持生計。后來,扶貧干部給予我其他產業扶持,又指導我進行小額貼息貸款,讓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羅雄軍說。如今,羅雄軍家庭的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397.5元,超過國家相關標準。當天,他高興地在《貧困戶脫貧摘帽“雙認定”驗收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據悉,針對已完成“雙認定”驗收登記的名單,有關部門還會舉行村級評議會。評議會上,主持人會逐戶介紹脫貧摘帽初選戶各項指標的情況,由參會代表進行評議表決,評議結果要獲得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過。而無論相關評議是否通過,參會代表都要如實將評議結果在“雙認定”驗收中進行錄入,并簽名或蓋指模確認。
????強化管理有效精準扶貧
????記者采訪時發現,龍圩區脫貧攻堅工作能穩步推進,與其自身有序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據悉,為進一步加強對幫扶干部的管理監督,便于幫扶隊伍之間開展工作交流溝通,龍圩區精準脫貧摘帽領導小組多措并舉,將脫貧攻堅幫扶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打造以“釘釘”軟件為載體的定位簽到信息化監督管理平臺。
????譚澤建是勝洲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每天,他都會打開“釘釘軟件”進行簽到,有時,還會從軟件上尋求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解決之道。
????不久前,譚澤建在開展“雙認定”工作中遇到了一個難題。一個貧困戶與他的兩名親兄弟共同居住在一棟磚混結構的樓房里。由于該貧困戶的子女比較多,故按照住房面積核算下來,該貧困戶的人均住房面積只有11平方米,而未能達到“13平方米以上”的標準。“穩固住房有了,但人均面積未能達到標準要求,這該怎么辦?”于是,譚澤建把上述問題發到“釘釘”軟件的工作群里,很快就找到解決的辦法——通過擴建和加蓋等辦法把不足的面積部分補齊全。
????譚澤建表示,在“釘釘”群里進行信息共享,既方便了幫扶干部下村入戶進行幫扶時,能及時獲取最新的扶貧信息,也加強幫扶干部對有關扶貧文件的了解,是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