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在龍圩區龍圩鎮思念村,貧困戶鐘火蘭正在晾曬富硒稻谷。 陳可夫 攝
????梧州日報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朱慧倩 王博
????時序上已是初冬,龍圩區龍圩鎮思念村稻香四溢,成熟的晚稻正在收割。11月12日中午,村民鐘火蘭在自家樓頂翻曬新收的富硒稻谷。她說:“今年晚稻收得1000公斤稻谷,留足自家吃的部分,其余由幫扶企業保價收購,還能得個好價錢。”
????思念村屬于五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7.9%,有5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鐘火蘭是其中一戶。2013年,鐘火蘭的丈夫因患重病不幸離世,而之前在治療期間就花光了家中的積蓄,加上三個孩子正值學齡階段,各項開銷很快讓鐘火蘭一家陷于困境。為了方便照顧子女,鐘火蘭只能在家務農和打零工貼補家用,收入微薄,一家人長期依靠低保補助維持生活。
????全市精準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產業扶貧、醫療扶體、教育扶智等一系列扶貧政策舉措接連出臺實施,但鐘火蘭既擔心創業失敗,也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在駐村干部入戶走訪調查時,鐘火蘭對脫貧毫無頭緒,只寄望于政府為她們家增加一個低保參保名額。
????7月21日,市委書記黃俊華成為鐘火蘭的幫扶聯系人,一項項暖心的幫扶建議和行動打開了她的心結。“聽說我家有兩畝農田,黃書記耐心地介紹富硒水稻產業的前景,鼓勵我參與種植,還幫我聯系桃園大酒店競聘部長崗位。駐村第一書記也幫我為孩子們申請各項教育補助。”鐘火蘭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十分感動。
????秋季學期開學后,鐘火蘭的兩個女兒如愿升入龍圩中學,并得到了寄宿生補助等貧困戶助學金。同時,大兒子順利進入廣西經貿技工學校學習汽修專業,按教育幫扶政策,他每年可獲得1.2萬元政策資助保障,能夠滿足各項學雜費和基本生活開支。
????所有“后顧之憂”有了政策保障,鐘火蘭決心要憑自己的力量早日脫貧。今年晚稻插播季,鐘火蘭領到了龍圩區政府發放的免費谷種和硒肥,并得到鎮農技推廣站和幫扶企業組織的種植技術指導。富硒稻收下來,鐘火蘭粗算了一下,與往年種植普通品種相比每畝增產約100公斤。
????忙完了農活,鐘火蘭還積極尋找機會務工。雖然競聘酒店部長落選,但她并不灰心,近日加入一支流動施工隊,在龍圩區參加工棚組裝,每月工作15日以上就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現在,鐘火蘭一有空就去各個工地攬活,把農閑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我想等錢攢夠了,到鎮上開一家腸粉店,做一門長久生意,讓一家人生活更有保障。” 鐘火蘭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