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曾令卷)11月23日,蒙山縣漢豪鄉金垌村六蒙組內的仿野生靈芝種植示范基地一片繁忙,種植戶歐庭武正指導十多名貧困戶鋸椴木、削粗皮、包裝菌種。在當地,除了靈芝種植以外,還有優質桑蠶、黑土豬等特色產業,通過“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這些產業成為當地貧困戶脫貧的一個有力支撐。
????當天,記者在種植示范基地看到,除了培育大棚內的工人在忙碌外,基地旁新建的大鍋爐也正對經過初步處理的椴木進行高溫消毒,同時為培育大棚輸送保溫及保濕的暖氣。
????歐庭武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村里的致富能人。他告訴記者,瞄準靈芝的藥用保健和盤景這兩塊廣闊的市場,決心帶領貧困戶們探索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據歐庭武介紹,今年他將投入90多萬元,預計用三個多月時間培育完成4萬多筒椴木靈芝菌種任務。同時,每名工人每天80元至110元不等的工錢,也能夠解決10多名貧困戶人員就業務工問題。明年,他還要在山地種植40多畝靈芝,培育2萬多筒靈芝菌種椴木,計劃帶動110多戶貧困戶,每戶種植0.3畝山地靈芝。
????以上,是蒙山縣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吸納貧困戶入社,著力增強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功能,拓寬貧困戶致富渠道,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側面。今年,蒙山縣創建了“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扶貧模式,按照“龍頭帶動、統分結合、兜底銷售、股份分紅”的思路,提高產業發展的組織水平,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抱團”發展,不斷促進該縣特色種養業做大做強。
????目前,蒙山縣“一片一品”產業扶貧格局已初具規模。其中,新圩鎮的萬畝柿子、千畝蓮藕、苦瓜、100萬筒食用菌等聞名周邊各縣;西河鎮的高產優質桑園6000畝,農戶養蠶率達56%;蒙山鎮的金宇“黑土豬”已發展到年出欄1.5萬多頭,生態“土豬”肉遠銷柳州、南寧等城市;文圩鎮宇遠農業公司發展富曬米、富曬蔬菜800多畝,年產富硒大米50多萬斤;黃村鎮發展黃牛、黑山羊養殖,目前已有60多貧困戶加盟,養黃牛300多頭,黑山羊1500只;漢豪鄉發展靈芝、百香果種植,百香果已達800多畝,年產鮮果120萬公斤,產值1200多萬元,同時拉長產業鏈加工百香果酒(飲料)投放市場;陳塘鎮名優水果無核黃皮種植已達2000多畝,并積極發展藏香豬、中藥材(牛大力)等特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