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布的召回公告統計發現,2016年全年有關國內汽車召回的公告共有171次,涉及30余家汽車企業,召回總量突破一千萬輛,為11330964輛。在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張召看來,2016年我國缺陷汽車召回創歷史新高,一方面說明我國汽車產業市場“問題缺陷汽車”現象發展較為嚴重,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汽車質量問題召回體系越來越成熟。
?
日系車召回數量最多
根據此次統計,2016年國內汽車召回共涉及33家車企,其中,日系車企6家,召回車輛為735.54萬輛,占去年全年召回總量的64.91%;美系車企3家,召回車輛258.95萬輛,占比達22.85%;德系車企4家,召回車輛87.09萬輛,占召回總量的7.68%。
另外,在33家車企召回車輛的排行榜中,本田居首,通用排名第二,豐田位居第三,其中日系車企占據前十排行榜中的六席,分別是本田、豐田、馬自達、日產、三菱和斯巴魯。其中,本田(包括謳歌)召回缺陷汽車數量最多,高達385.77萬輛。
從這些日系車企發布的召回原因來看,多數是因為高田氣囊問題,即“部分車輛的副駕駛前安全氣囊配備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容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可能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其中,本田去年在中國的召回全部是因為高田氣囊,并且召回總量位居首位。
其實,配備高田氣囊的不僅僅是日系車企,還包括部分德系和美系汽車企業,比如寶馬、大眾和福特,其中,上周(2月6日)寶馬再次因為高田氣囊問題在國家質檢總局備案召回4萬余輛缺陷汽車。
不過,從召回數量來看,在華銷量遠超日系品牌的德系品牌,在2016年召回缺陷汽車870885輛,占召回總量的7.69%,召回數量不足日系車企同期召回數量的八分之一。
?
自主車企召回較少
相比日系、美系、德系這些國外車企,國內自主車企召回的量和次數都相對較少。
統計顯示,2016年僅吉利、廣汽、一汽、長城、江淮、比亞迪、寶駿、東風等自主車企在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相關車輛為142198輛,占去年召回總量的1.26%。
其中,吉利汽車發布過3次召回計劃,分別是1月22日,因側氣簾無法正常展開,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召回1593輛吉利牌EC8;6月29日,吉利汽車和浙江豪情汽車召回521輛EC7和GC7,原因是部分車型的變速器存在安全隱患;10月13日,因碰撞傳感器工作異常,浙江豪情汽車公司召回部分GX7、GX9、GC7汽車,共計56121輛。長城汽車和寶駿汽車均發起過兩次召回,其他車企均為一次。從召回數量上,自主車企中吉利汽車召回缺陷車輛最多,為58235輛。
?
自主車企召回數量較少,是否說明自主品牌的車輛質量更好呢?
張召稱,自主品牌車企整體召回數量較少,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生產品質管理控制體系逐步提高,并且有接近達到國際先進管理水平之趨勢,從而使得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品質不斷提高,問題缺陷現象逐年下降。
“當然,還存在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主要面向中低端消費者,此類群體消費權益及維權意識薄弱,或者說因為價格低根本不愿意去維權,導致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召回數量較少;我國一些自主品牌車企,為避免因汽車缺陷問題而導致品牌形象滑落或者出現品牌危機等情況出現,不愿意主動積極召回,乃至存在一些逃避現象等。”張召補充說。
(據法治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