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車塘村馬培組二橋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方預計項目3月底可完工。 楊苑君 攝
????梧州日報訊(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黃群禮 黃國策)3月15日,記者驅車前往藤縣藤州鎮(zhèn)車塘村,走訪“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實施情況。
????汽車行駛在平坦的村道上,兩旁野芳幽香,一灣碧水環(huán)繞村莊而過,田園風光獨好。據了解,車塘村離藤州鎮(zhèn)約半小時的車程,是該鎮(zhèn)最邊遠的山村之一。此前,該村進村道路是沙石路,由于年久失修而破爛不堪,人難走車難行。2014年,藤州鎮(zhèn)政府爭取上級投資200萬元,硬化永清至車塘村道路,圓了車塘村民多年的水泥路夢。
????水泥公路通進村子,但橫亙在群眾家門口的河溝成了村民出行“第一公里”的難題,部分偏遠鄉(xiāng)村群眾涉水過河、橫渡過江的情況仍然存在。為此,我市部署實施“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2月14日,車塘村馬培組一橋、二橋同時開工建設,村里的年輕后生趕來施工現場投工投勞。車塘村支書陳益文告訴記者,項目施工需要堆放泥土沙石,部分村民主動讓出田地,以實際行動支持項目建設。3月15日,記者在車塘村馬培組二橋建設現場看到,一座長3米、寬3米的新橋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方預計該橋3月底可完工。
????該橋是馬培組進出村的必經之路,原橋只有一米寬。村民廖勝篇從小在車塘村長大,聽說要建新橋,年近七旬的他當起了項目工程的指揮,積極為項目建設出一份力。“我年輕時挑著五六十公斤的糧食、化肥進出村子都要從這座橋經過,每當雨季來臨水流較急,過橋時要分外當心。”回憶起舊日過橋的情形,他十分感慨地說。
????車塘村第一書記劉國富介紹,車塘小學離馬培組二橋約四公里,下大雨或者漲水的時候,小學生都需要家長送過橋去上學。村里交通不便,不僅影響群眾生活,還制約村子發(fā)展,村里的木材、肉桂等農產品都是靠村民用雙肩一擔一擔地挑到公路邊再運出縣城。新橋建成后,將改善當地300多群眾生產生活。
????藤州鎮(zhèn)是藤縣實施“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的試點,今年該縣計劃投資1608萬元新建和改造橋梁101座,其中上半年計劃完成新建橋梁44座、危橋改造42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