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17年梧州市漢字聽寫大賽在梧州一中舉行,參賽學生在比賽中聽寫作答。李鴻榮 攝
????梧州日報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梁影 梁勵
????“選手給出的答案全錯。”裁判長劉明真宣布裁定結果時,全場一片嘩然。這一幕發生在4月11日舉行的2017年全市漢字聽寫大賽上。當天,來自各縣(市、區)初中學校的11支隊伍、55名選手參加詞語成語聽寫、古詩詞填寫、漢字標注音、看圖寫成語等項目角逐,在漢字謎題中一決高下。
????比賽一開場便給選手來了一個“下馬威”。“炙熱——像火烤一樣的熱,形容極熱。”主考官念完考題后,選手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讀音、詞義在電子答題板上寫出答案。六名選手的答案投影出來,有四人誤寫為“熾熱”。接下來,主考官也出乎意料被“考倒”。“斗斛之祿——形容微薄的俸祿。”主考官讀完題目后,選手一臉茫然。當主考官準備再讀一遍時,一名裁判員當即對他的讀音進行糾正:“‘斗’念第三聲。”原來,主考官把“斗”誤讀為第四聲。即使讀音糾正了,選手寫出的答案也無一正確。
????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近義詞……變化多端的漢字知識讓“學霸”選手也應接不暇。龍圩區代表隊選手劉譽駿是龍圩中學初二學生,是學校語文學科佼佼者,憑借在古詩詞填寫、看圖寫成語等項目全對的戰績挽回了“臉面”。原來,在詞語聽寫項目,劉譽駿曾因“韌”字書寫筆畫黏連等低級錯誤失分。“漢字一筆一畫寫清楚,才證明把字記準確了。”賽后,劉譽駿及時總結了漢字書寫心得。
????其實,相比賽出鋒芒,學生選手更珍惜大賽帶來的學習啟發。藤縣代表二隊選手劉寶穗在漢字注音競賽項目中,與同場競技的選手都未能準確寫出“粳米”讀音。“知識面還不夠廣。”劉寶穗說。她清楚記得裁判老師的現場點評:“青少年很少接觸農事生產,會對農作物類詞語感到陌生。”不少選手表示,吃一塹長一智。學習中要聯系生活事物記憶漢字,理解好漢字內涵,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把其發音、結構、意思記牢固。
????據悉,本次大賽由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市教育局主辦,參賽選手均是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將決出五名優勝選手代表我市參加自治區第四屆漢字聽寫大賽。市語委辦負責人表示,本次大賽旨在調動各級學校語言文字教學積極性,激發廣大師生識字、寫字、練字興趣。在比賽進行中,學生觀眾大多準備了紙、筆、字典等,興奮地同步參與答題。多位參賽隊帶隊老師表示,在備賽過程中,學生討論漢字、書寫漢字的熱情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