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顏桂海)5月12日,記者來到龍圩區廣平鎮榃金村大桂沖120多畝的田螺養殖基地,只見數條白色塑料管把發酵的飼料輸送到田間,30多名村民在田里一手拿蔑笠、一手撿田螺,不一會兒就撿到滿滿一筐。當日,基地收獲田螺1000多公斤。 榃金村是自治區級貧困村,全村586戶、2200多人,實現“產業富民”是村民們的夢想與追求。去年春季,返鄉青年李清華等五位村民經過商議,決定改良山沖的低產田發展田螺養殖。他們成立了龍圩區佰寶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以每畝500元~800元不等的租金,連片租下120多畝山沖田,試行富硒水稻、野生魚、中華圓田螺立體種養,其中富硒水稻產出歸田主所有,基地當年實現收入80萬元,比單一種植水稻的產值多了好幾倍。 “今年我們基地的年產值可望超過220萬元。”李清華望著田間蠕動著的田螺興奮地說。據悉,基地的田地涉及村民60多戶,為幫助村民增加收入,基地除了支付租金外,還雇請50多名村民到基地務工,根據不同工種,每個村民每日可收入60元~80元,加上田地產出的稻谷,村民們可享受“三重收入”。 龍圩區美麗鄉村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華圓田螺市場需求較大,根本不愁銷路。該區正全力特色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計劃在兩三年內通過示范點引領,在廣平、大坡、新地、龍圩四鎮符合條件的村莊發展中華圓田螺養殖一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