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顏桂海 通訊員 廖冰)今年以來,我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農業發展實現穩中有升,有力助推“產業富民”專項活動。據統計,1-5月全市完成農林漁牧總產值52.9億元,同比增長3.3%;完成農林漁牧增加值30.46,同比增長3.1%。
????我市致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通過示范引領推進農業提檔升級,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級示范區25個,示范區主導產業有砂糖橘種植、粉葛種植加工、油茶種植加工、富硒香米種植、大棚設施農業、古典雞養殖、黑土豬養殖和鄉村旅游等,今年1-5月全市示范區經營總收入17.67億元。今年,全市落實示范區創建目標為自治區級2個、市級3個、縣級7個、鄉級10個,并落實到位自治區級獎勵資金2400萬元,各縣(市、區)正有序推進示范區各項建設。
????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我市注重發展特色產業。其中,蜂蜜產業初步形成“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格局,全市現有養蜂專業戶約3000戶,從業人員近6500人,9家養蜂戶于今年初獲得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頒發的“出口蜂產品備案養蜂場證書”。富硒農產品方面,今年全市創建7個富硒農產品示范基地,種植面積達2.2萬畝,新增富硒農產品開發企業(合作社)5家。稻田綜合種方面,有關部門指導龍圩區在廣平鎮榃金村建設200畝稻螺綜合生態種養示范基地,預計今年可帶動發展稻螺綜合種養3000多畝,并創新開發蓮藕螺、螺蝦等綜合種養模式。
????此外,今年我市計劃整合資金8000多萬元投入產業扶貧,加快推進特色種植、生態養殖、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等項目建設。目前,全市861個行政村已選定1項以上特色富民產業;190個村選定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其中貧困村計劃實施扶持村級集體發展項目182個,計劃投資7000多萬元,5個行政村通過競爭性立項列入自治區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各獲扶持資金200萬元;355個行政村至少發展1個100畝以上的生態種(養)基地,或1個有一定收入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點,或1個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項目;351個行政村至少發展或引進1家以上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292個行政村建有電子商務服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