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聚焦梧州 >>正文
     
清末梧州被迫通商 百年商埠實至名歸
2017-07-10 09:59    梧州日報   記者 全淦枚

說起梧州,“百年商埠”這一稱號總會令梧州人為之自豪?!鞍倌晟滩骸背蔀槲嘀莸囊粡埫?/p>

梧州為何被譽為“百年商埠”?實際上,這源于清末梧州的開埠。梧州位于西江、潯江、桂江的匯合點,素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西達滇黔,北走三湘,東連港穗,對外通商已久。一個多世紀以前,梧州逐漸成為大埠。1897年,在西方列強的爭奪下,梧州被辟為通商口岸,正式開埠通商,至今已有120周年。

開埠后,外商蜂擁而來,紛紛在梧開設商行做起生意。在大量外資的注入下,梧州乘勢大力發展商貿業,短時間內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商埠,成為各方人士青睞之地,傲視兩廣,此后也被譽為“百年商埠”。

內腐外侮,梧州被迫開埠通商

梧州“百年商埠”之稱,始于開埠。自此以后,梧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赝麣v史,梧州正式開埠,與當時清政府腐敗的統治,以及西方列強壓迫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里必須提到鄰邦緬甸?!段嘀菥壓畏Q百年商埠》一文描述稱,中緬關系源遠流長,各個歷史時期兩國均有互派使節記錄。緬王遣使臣帶隊到中國京城表演歌舞、雜技,中國的建筑、雕塑、壁畫技術、金屬制品等也傳入緬甸。至清朝,緬甸更是有10年一度向清政府進獻方物的定例,清皇帝則回贈珍寶。

盛極而衰,清朝歷經康、雍、乾三朝鼎盛期后,封建專制走向巔峰,但是政治弊端卻不斷涌現。尤其是在中后期,受制于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禁錮、科技停滯等因素,中國逐步落后于西方。西方列強逐步來犯,視中國為砧上魚肉,肆意爭奪、侵占,腐朽的清廷無力挽救局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主權和領土喪失。

鴉片戰爭后,英國強迫清廷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從中謀取了大量的利益,野心勃勃的英國還染指中國周邊國家,先是占領了印度,實行殖民統治。1885年又攻陷了緬都曼德勒,之后強行劃緬甸為英治印度一個省,歸英王任命的印度總督管轄。

當時,作為緬甸的老朋友,清廷雖然深陷泥潭,但還是意思意思地站出來提出交涉。狡猾的英方卻虛與委蛇,繼續擴大戰火?!段嘀菥壓畏Q百年商埠》一文對此描述稱,當時英國以承認大清帝國保持10年一度接受緬甸進貢方物之權,誘使清廷諒解其侵占緬甸。其時的清廷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緵]有余力護緬。面對英國的威迫利誘,清政府看到不用兵戎相見,又可以“維護”體面,當然順著臺階而下,很快就大舒一口氣地應允了英國的要求,并在1886年7月24日與英國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

這項條款只定了個大框架,簽訂后,便給英國往后繼續在中國索取利益埋下了伏筆,也是后面導致梧州開埠的誘因。1897年2月4日,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要求開放西江通商。附款條約錄下了清光緒皇帝欽準總理衙門關于西江口岸通商的奏折,以及中方給英方的照會,并規定:“今彼此言明,將廣西梧州府、廣東三水縣城、江根圩”等地“開為通商口岸,作為領事館駐扎所。輪船由香港至三水、梧州;由廣州至三水、梧州往來,由海關酌定一路先期示知。”

《梧州文化》一書記載,附款條約簽訂后不久,在光緒二十三年五月初四日(1897年6月3日),梧州就正式開埠了。英國費盡心思終于順利地開始了他們逐步侵占中國的計劃,為了盡快實施他們的索取利益大計,就在梧州開埠的當天,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派遣領事駐扎,并用銅錢2.4萬貫強行買下河西三角嘴的白鶴山,劃出一大片土地,建起了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的西式磚木結構的領事署(今鶴崗英領事署舊址),以作為英國駐梧州領事館的駐扎處所,并在山腳豎起“游人不得登山”牌子。接著,在開埠第二日,又在梧州大東橋下(現石鼓沖口處)沿岸設立了梧州關,梧州關稱“新關”(又叫洋關),以示與梧州府關區別。初設時梧州關在職4人,其中外國人就占據了3人,英人霸占控制權,實行開關通商。到民國四年(1915年)7月8日,“新關”改名為海關,依然由英人把持。

珠山英領事署舊址。麥朝樞 攝
?

西方列強之所以要清廷開辟梧州為通商口岸,與梧州當時的發展情況有關。當時,建城兩千多年的梧州,文化底蘊深厚,經濟基礎雄厚,加上據三江匯流之處,扼守兩廣咽喉的區位優勢,在南方城市中,是一座很有分量的城市,具有無可替代的發展潛力。

清朝后期,隨著西方列強的壯大,清廷的腐敗沒落,英國、日本、法國等國家恃強凌弱,依仗他們的堅船利炮,像土匪一樣在中國爭權奪利。如此形勢下,擁有優越區位條件和經濟基礎的梧州,毫無意外地被列強看中了。當時,英、日等國家一心想借助梧州這個舞臺,實施他們掠奪中國的計劃,多次催促清廷開放梧州為商埠,法國當然不甘心好處都被英、日霸占,也想來分一杯羹。于是,梧州猶如一塊大蛋糕,被英、法、日哄搶。最后,英國借機入侵緬甸,誘迫清政府簽訂了上述所說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而使梧州被迫開埠,走上了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之路。

B

外資涌入,開啟百年商埠之路

被迫開埠后,在各方勢力攪渾、滲透下,梧州發展狀況如何呢?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陳侃言在《史識梧州》一書中提到,開埠幾年后,時任梧州關代理稅務司的阿拉巴德在1901年12月至1902年5月,寫了一份題為《十年報告之梧州報告》的報告,向英國政府匯報梧州情況。在他們眼中,當時的梧州是這樣的:“河面上不時看到裝滿家禽、大米、靛青、桂皮和其他雜貨的貨船,一排排松木扎成筏順江漂流而過,還有擁擠的客船……”,“梧州是一個主要的集散地,廣西本省、貴州、云南的貨物都在這里集散,尤其是大米和木材在這里集中,大量出口去廣東。”“從香港到梧州來回約需要五天時間,坐船很方便,有招商局、印度支那航運公司和香港廣州澳門輪船公司的船……”這份報告還說梧州地理位置優越,好似廣西的“瓶頸出口處”,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通商口岸。

梧州開埠后,英國、法國、日本、美國、葡萄牙等國的商人爭先恐后來到梧州開設商行,致使大量外國資本和商品進入梧州。先后有英、法、葡、美等國商人在梧州開設“渣甸”、“天和”、“人和”等洋行,大量輸入外國商品,同時又把大批土特產、油類、礦產等運銷到港澳以及國外?;?、港、澳商人也紛至沓來,落地梧州,做起了買賣。當時,外國資本強勢地壟斷了廣西以及云、貴、川等地市場。

外商與本地商人皆爭相在梧州經營,使梧州經濟逐漸繁榮昌盛起來,歷經幾十年而不衰?!段嘀荩喊倌晟滩簩嶄洝芬晃挠涊d,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梧州商行就有1393家,其中出口商行100多家,商業資本占據廣西商業資本總額63%以上,為廣西各市之首。當時,梧州人口達到9萬,但單單從事商業的人口就高達1萬,廣西財政收入30%來自梧州。

資本主義瘋狂入侵,在梧州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在缺少自主權的情況下,梧州這座古城靈活地借勢發展自身經濟,走上了“百年商埠”之路。

清末民初梧州航運的繁榮景象。(資料圖)

C

工業崛起,鑄就百年商業輝煌

野心勃勃的外國商人,早已垂涎梧州這片沃土。梧州一開埠,他們便壟斷了各行各業,洋行紛紛在梧開設分行,使得梧州的工商貿業出現新局面。尤其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后,梧州商業逐步繁榮起來,出現以金融、平碼、花紗、航運為主的13個行業。《梧州文化》一書記述稱,單1904年至1906年,梧州的貿易額就達到1000萬兩銀元左右,占據了當時廣西外貿的80%,當時梧州市城郊郊區人口有4萬多,僅次于省會桂林,是當時廣西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一時之間,梧州成為廣西“士商萃集之地,百貨出入之樞”。

梧州市政協文史委調研員曾強所著的《桂商》一書說,根據日本人編的《支那省別全志》描述稱,清末,梧州商業是按照五個地區劃分的:一是由梧州溯西江到潯州,經南寧到百色、云南方面進行交易;二是在梧州和桂江沿岸各地進行貿易;三是梧州和柳州方向的貿易;四是梧州和郁林方向的貿易;五是梧州與廣東各地的貿易。在當時那個紛亂的年代,能夠擁有如此規范,并且范圍廣闊的貿易區域,令人驚嘆。

《桂商》一書還描述稱,當時梧州最興旺的商業街道是九坊街、沙街、五坊街等街道。其中,九坊街在城的西南,是銀號、富商集中的地方。沙街在城南,臨近西江,這一帶有米谷商、木材商等。而五坊街的大宗交易是布匹、百貨。此外,四坊街也很是繁華。其時,梧州騎樓城之下,滿眼盡是各色各樣的貨物產品,像個不夜城,晝夜都在上演著你來我往的交易,濃縮著梧州城的光影聲色。

梧州開埠,外國資本涌入,商業興盛起來,這些皆令梧州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近代工業的興起,梧州也隨之成為廣西工業的搖籃。開埠后,隨著各行各業的崛起、興旺,梧州也隨之興建了一批機器廠、造船廠等工廠。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桂江新設了機器廠一間,名為福安公司,是梧州最早的機器廠,主要是修理小輪船,后來逐漸發展到能夠制造抽水機及軍火,廠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已經初具規模了。

隨后,梧州又建造了造船廠等工廠。宣統至民國初年,梧州的機器制造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其他工業如冶煉業、電業、紡織業等也逐步興起。自梧州辟為通商口岸后,陸續興辦起來的這些工廠是梧州乃至廣西出現的最早的近代工廠。

D

貨如輪轉,港口地位傲視兩廣

梧州關設立后,便被開關通商,并由外國人任關務主管,稱稅務司,直接被外國人把持著,又極大地方便了英國等列強在梧貿易,獲取利益。從此,外國商人、船舶、兵艦直接從香港沿江而上梧州、南寧、龍州等地。一時之間,往來梧州的輪船便多了起來。

梧州歷史文化研究專家陳金源在《梧州與香港關系源遠流長》一文中表示,1897年后,梧州與香港人員來往頻繁。不僅香港人大批大批地來梧經商,梧州人也一批一批地去香港做生意或者定居。當時,兩地航線發展尤其快速:一方面香港英商行“太古”、“怡和”、“天和”在梧州購置碼頭,建水筏,經營梧州至香港的航業,也有外輪“鎮安”、“鎮威”航行梧港線。開埠后不久,英商行“怡和”就在香港制造了兩艘客貨輪,并命名為“梧州”、“三水”,航行梧港線。隨后航行梧港線的客貨輪陸續有英國的“連灘”、“新會”,葡萄牙的“高亞”、“的利”,法國的“里保弟”等。另一方面,梧州商人不甘心眼睜睜地看著西江航行權被外國人霸占,因此創辦了西江航業有限公司,設“廣威”、“廣泰”輪航行梧港線。

開關通商大大促進了梧州商品貿易經濟的發展。當時梧州關的主要任務有:監管進出口船舶、貨物;檢查旅客行李、郵遞物品;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此外,還包攬海務、港務、郵政、氣象和檢疫等業務。由外國人稅務司把持的梧州關,享有種種特權,自開關起,便長期執行優惠外國人苛待中國商人的政策和業務制度,致使外國資本在梧州發展得更加快速,梧州進出口貿易量也因此快速倍增。開關后,梧州作為廣西以至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商品進出口貿易口岸的功能地位更加明顯。梧州關成立的那一年,梧州進出口貿易就達到了176.7萬兩(關平銀)。

當時梧州開埠通商,訂立了關章17款,外國商品只要在梧州關交了稅,即可以向廣西、貴州、云南、湖南等地傾銷。經梧州關征收稅費的進口貨物便可以免納內地子口各項厘金雜稅,直至流通全國,外國商人因而可以獲利更多,于是自開關后外商猶如餓狼般瘋狂涌入梧州,走起貨輪,運起貨物,賣起洋貨,使得當時梧州的貿易扶搖直上,成為桂、滇、黔、川等省對外貿易的最大口岸。

《桂商》一書也描述說,據梧州海關資料記載,開埠第一個月,梧州棉紗入口2.7141萬擔,值銀62.42萬余兩。出口貨物則以藥材、錳礦砂、大米、水果等,皆大宗出口。不到半年的時間,出口貨物值就升至47萬兩銀,人口貨物值升至146萬兩銀。實際上,民國前,廣西對外通商口岸有三處:龍州、梧州、南寧。但,由于梧州的區位優勢,經梧州出口,貨物可用輪船在短時間內直達香港。所以,當時在這三個口岸中,梧州港口地位最為重要。當時,梧州貿易總值是三個口岸中最多的,占據廣西貿易總值的80%以上。

除了上述的工商貿業、航運業等行業,梧州的銀行金融業也在開埠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時的鴛江兩岸,碼頭上下,騎樓城中,客貨輪滾滾,商鋪連片,銀行錢莊一家接一家,中外雜貨擺滿街巷,繁華至極。

梧州開埠通商,是外國列強利用清廷腐朽沒落而互相爭奪勢力的結果,加深了西江流域殖民化的程度,同時在客觀上加強了梧州港口城市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梧州在商貿和航運上的地位,使梧州逐漸發展成百年商埠。

龍圩粵東會館是百年商埠梧州與廣東商人進行商貿往來的歷史見證。(資料圖)

?

■延伸閱讀

梧州大事記

清(1616年~1911年)

●順治三年(明·隆武二年,1646年)

自二月至八月二十六日始雨。

六月 明朝調梧州兵援贛。

大饑荒。

●順治四年(明·桂王永歷元年,1647年)

清兵占領梧州。

七月 清朝水師副將楊超投降明朝。十月十四日,明軍總兵陳邦傅、魯可藻、焦璉等率兵收復梧州。

十一月 清廣東提督李成棟夏取梧州,陳邦傅退走。

●順治五年(明·桂王永歷二年,1648年)

四月 大饑荒。明巡撫魯可藻設粥賑災。

五月 明桂王至梧,七月,東下肇慶。

●順治六年(明·桂王永歷三年,1649年)

五月 大水漂百余家。

十一月 李自成舊部李赤心(李過、李錦)、高必正(高一功)等率忠貞營到梧州聯明抗清。

●順治七年(明·桂王永歷四年,1650年)

二月 明桂王由肇慶返梧州,以舟舶為家。是年中秋,舟泊系龍洲,設“水殿”,慶中秋。

六月 大水災。

十一月 桂王西上藤州,再由南寧入滇,入緬,最后為吳三桂所俘殺。

●順治八年(明·桂王永歷五年,1651年)

正月 清定南王孔有德遣左翼前鋒馬驥攻取梧州。

四月 清始向人民征收田糧。

八月 明慶國公陳邦傳與其于文水伯曾禹遣將至梧州向清軍投降,并誘殺防守總兵焦璉。

●順治九年(明·桂王永歷六年,1652年)

八月 明將李定國收復梧州。清提鎮馬雄出兵堵御,屢戰屢??;文武官員乃避于江中船上。十五日,明兵至,清軍又??;即聯舟東下,至九月尾,始回。

●順治十年(明·桂王永歷七年,1653年)

二月 李定國率安西兵從賀縣經東安鄉復古梧州,清官兵倉皇登舟到火山逃避。李定國入城4日,主動撤退。

是歲大饑、大疫。

●順治十一年(明·桂王永歷八年,1654年)

十月 明將李定國遣安西兵至戎圩,攻梧州不克。

是年 設東、南、北三路鋪司。

●順治十三年(明·桂王永歷十年,1656年)

正月十八日 梧州發生大火災,自府學前燒至西門口。

是年 巡撫于時躍題免十二年、十三年糧。

●順治十四年(明·桂王永歷十一年,1657年)

六月 李棲風為兩廣總督。

開始營建總督府。

●順治十七年(明·桂王永歷十四年,1660年)

十月 封川文德反抗清朝的軍隊進攻東安鄉,占據大桂山,被守道陳宏業鎮壓。

鄉有虎患。

●順治十八年(明·桂王永歷十五年,1661年)

六月 水災。

(摘自《梧州大事記》)

采寫:梧州日報 記者 全淦枚

編輯:黎羽瑤 黃東瑩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 蒼梧縣司法局獅寨司法所“快調快處”守護農田灌溉
· 長洲區著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聚焦實現六堡茶產業發展目標建言獻策
· 熱烈祝賀市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梧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梧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 梧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梧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 梧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全市與市本級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的決議
一路繁花
花紅樹綠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業 ...
六旺樹開花
秀美梧州 入眼皆景
湖景優美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