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街,澳門一條古老的街道,位于當地政治中心地帶。它過去曾是澳門最繁華的街道,遍布各式商號,人流熙來攘往。 ????歲月變遷,大浪淘沙。在激烈殘酷的商業競爭中,十月初五街的傳統商號許多已然消失,但也有一些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華聯茶業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 ??? 7月25日,華聯茶業公司的人員一早便忙碌起來,熱情地接待著一批批來客,在這其中,既有專程前來購買茶葉的顧客,也有慕名拜訪這間茶企創始人曾志揮先生的訪客。 
曾志揮向記者展示一款陳年特級梧州六堡茶。 ????曾志揮,人稱“澳門茶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內地的茶葉需要在澳門尋找出口代理商,打開一條茶葉銷往海外的商路。澳門南光公司在幾經遴選之后,把目光投向了正在經營酒業的曾志揮,當時,他僅僅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卻已經在商界嶄露頭角。1965年,在父親的支持下,從未接觸過茶葉營銷的曾志揮,毅然接過了代理這個重擔,聯合其他幾家企業成立了華聯茶業公司。聰明勤勞又堅韌不拔的他,通過不斷地學習鉆研,迅速成長為茶葉生產和營銷的行家。據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一鳴介紹,他在上世紀80年代辦理梧州六堡茶對港澳地區出口業務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熟悉華聯茶業公司了。 ????在他的帶領下,華聯茶業公司不僅為中國又打開了一條海外茶葉銷路,自身還發展壯大為澳門最大的茶企。目前,在澳門的茶葉銷售市場中,華聯茶業公司占了九成多的市場份額。 
“澳門茶王”曾志揮先生向記者介紹梧州六堡茶昔日在澳門的銷售情況。 ????雖然自家的企業發展得紅紅火火,但是,耳聞目睹了太多涉及茶葉的“煩心事”,曾志揮心中始終充盈著一種焦慮感:從消費者層面看,越來越多年輕人只追捧西式飲料,不喜歡喝茶更不懂茶文化;從消費市場看,一些茶葉銷售商家不誠信經營,以次充好,還胡亂開價,欺騙消費者;從茶產業發展態勢看,內地部分傳統種植基地找不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或是有好茶卻因不懂營銷做不大,或是為追逐潮流,放棄原有的特色品種,改種不適合本地土壤和氣候特點的茶樹……最終,他決定讓次子曾佐威擔當華聯茶葉公司的掌門人,自己則全身心地投入到茶文化的推廣當中,偶爾也應邀為內地一些茶區發展茶產業提供指導意見。也正是因為這樣,現在,在一些“老澳門”當中,對曾志揮的稱呼已改為了“曾老師”。 
曾志揮先生向記者展示他所收藏的一款陳年六堡茶。 ????作為一個茶界前輩,尤其是一個在黑茶制作與經銷領域中浸淫了幾十年的老行尊,曾志揮對六堡茶是非常熟悉的,他不僅經銷過六堡茶,而且,當初在入行學習黑茶制作技術時,還曾向梧州一個姓冼的茶葉行家請教。曾志揮至今仍清楚地記得,以前,梧州六堡茶的品質很不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澳門人當成普洱茶的六堡茶,在澳門大小茶樓都能喝到,澳門老字號茶樓“遠來茶樓”更是“樓上茶市銷六堡,樓下設點賣六堡”。可惜,上世紀七十年代后,隨著廣東茶葉及散裝熟普洱茶大量涌入澳門市場,六堡茶在澳門的占有量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在澳門就很難覓到六堡茶的身影了。不過,澳門一些資深的茶葉消費者對六堡茶的優良品質始終記憶猶新。 ????或許是對梧州別有一番感情,或許是對六堡茶的品質始終懷有好感,2012年起,曾志揮重新代理梧州六堡茶,并在珠海合作商家中力推優質六堡茶。?曾志揮認為,梧州發展六堡茶產業有良好的種植條件和生產技術,但是,梧州茶企家數眾多而規模企業過少,這不利于企業做強做大。要重振和壯大六堡茶產業,梧州市政府應整合資源,培育大型企業,并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提升茶葉品質,打響企業品牌。 ????圖文/龍天傳、楊麥、蘇愛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