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梧州訊(記者 潘登 吳凌平 通訊員 吳組宣)“能設身處地為我們上班族考慮,服務真人性化。”國慶節前,梧州市長洲區豐業社區的張工,傍晚下班回到社區,憑借此前網上預約信息,十分鐘就拿到了想要的證明材料。這種便利,源于梧州創建“美好社區”時,精心為居民推出的“定時服務”。
走進今天的梧州城市社區,不僅能夠享受到“互聯網+”的“指尖”便捷服務,還能看到小巷正在舊貌換新顏,市民安全感也隨著警務天網的覆蓋率同步提高,常態化的文體活動讓居民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和諧友善的氛圍在你幫我助中愈加濃郁……
“將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發揮在一線,變化正在創建中一點一滴改變。”梧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惠強告訴記者,該市今年通過“支部帶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資源整合”的方式,積極探索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新路子,在全市57個城市社區全面開展宜居社區、平安社區、人文社區、和諧社區、智慧社區的“美好社區”創建,集中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綜合環境管理、居民群眾困難等方面問題。
創建美好社區,市民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張工享受到的便利,就是智慧社區建設的成效體現。目前梧州市創新打造了社區信息管理平臺和服務平臺,覆蓋全市57個城市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黨建、政務、商業等三大便捷“指尖”服務。“掌上”可以享受預約辦證、在線問診、繳費、云上黨課等幾十項便捷智能服務。
借助美好社區創建,社會風貌煥然一新。在人文社區建設中,梧州先后組織100多名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與57個社區結對共建,舉辦各類培訓、展覽、文藝演出74場次,觀眾超過10萬人次;引導圖書館、群藝館、文化館等公共場所加大免費開放力度,將恒祥花園等10個居民小區打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示范小區。在和諧社區建設中,梧州增添衛生服務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設施,讓居民群眾不出社區就可以享受便利服務。構建“社區黨組織+報到單位黨組織+轄區內黨組織”組織體系,整合“雙報到”力量幫扶社區困難群眾,已累計確立結對幫扶困難戶5780多戶,幫助230多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再就業。
美好社區的創建,讓城市品質得到飛躍。在宜居社區建設中,各級市政園林系統黨員干部通過成立臨時黨組織,建立黨員突擊隊、先鋒隊,聚焦背街小巷衛生無人理、部分市政道路破損、部分路段車輛亂停亂放等“十大問題”,促進了市容面貌的全面改善;在平安社區建設中,該市投入4億元建設天網探頭6300個,完善了市區大小微天網體系,建立“街警、片警、樓警”制度,不斷提高群眾安全感。完善“一街一警一微群”工作機制,帶動了5.08萬名居民參與“微信群”聯防工作,構建起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
美好社區創建大半年以來,社區黨組織和黨支部成為最受歡迎和最能干事的隊伍,城市的向心力和市民生活品質大為提高。截至9月底,該市2370多個支部,3.75萬名黨員先后深入社區開展各類主題服務活動930多場次,超20萬名群眾受益;整合各類資金超10億元,解決社區公共服務需求450多項、家庭幫扶需求6300多個,滿足個人心愿需求2.4萬多個,有困難找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幫忙,已經成為居民們的共識。
9月27日,在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上,梧州市“美好社區”創建的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