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萬立平 通訊員 馮永新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在梧州岑溪市實驗小學六年級教室內,英語教師向學生提問?;卮饐栴}的還有位于岑溪市歸義鎮中心小學教室內的一名學生,“I go to school usually on foot”。
????近日,一節特殊的英語課在岑溪市實驗小學內開課,除了該學校六年級學生在現場聽課之外,課堂情況還在岑溪市“鄉村手機學堂”平臺上同步直播,岑溪市各個鄉鎮的一線教師和學生都能在線上共享優質資源。
????岑溪市教育局師訓股負責人覃堅勇介紹,這樣“穿越”的一幕,得益于岑溪市專門開設“鄉村手機學堂”手機微信平臺與電腦終端相結合的現代網絡教育平臺(以下簡稱“鄉村手機學堂”)。
????“為了較好地推進‘鄉村手機學堂’應用,我們實行分步走的方法?!瘪麍杂抡f,2016年5月,岑溪市開設了“鄉村手機學堂”,由岑溪市實驗小學、岑溪市第二小學等優質學校在該平臺直播課堂教學,歸義鎮各村小學、村小學分校等學科教師緊缺的學校,可以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同步播放,開展教學活動。經過一年多的試驗,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岑溪市在全市范圍推行“鄉村手機學堂”,提供課堂教學的學校包括岑溪市區義教段學校、歸義鎮新圩中心小學等優質學校,受惠鄉鎮學校包括岑溪市各村小學、村小學分校、教學點。
????通過互聯網促進教育優質均衡,長洲區教育局也有一個“好計劃”。今年9月,長洲區教育局引入“互+計劃”,依托網絡和視頻技術開展網絡互動課堂,以遠程互動教學方式實現異地同課。
????長洲區電教辦相關負責人說:“偏遠的山區學校普遍缺乏專業藝術教師,推廣‘互+計劃’能打破教師結構不均衡瓶頸,突破行政區域教學限制,課堂上只需配備電腦、視頻探頭等教學設備,鄉村學校也能跟全國各地中小學生一起上美術、音樂等藝術課,開拓學生視野?!蹦壳埃L洲區29所小學已全面推開“互+計劃”,各小學可根據本校教育資源條件、課程進度等情況,決定是否采用互聯網教育平臺上課。
????近年來,岑溪市、藤縣和梧州市本級部分中學積極探索實施“互聯網+教育”,通過開設在線課堂等形式,一名優秀教師可同時面向數百名學生在線授課,改變了傳統課堂模式、師生互動方式,提升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