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西江都市報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陳春明 郭韶明
????■ 閱讀提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轉變,社區居委會“服務居民”的功能越來越突出。
????從“千個支部萬名黨員進社區雙報到”活動(以下簡稱“雙報到”活動)的鋪開,到“美好社區”創建工作的開展,梧州城市社區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模式在不斷創新。
????居民群眾感受最深的是:小區環境變美了,居民生活舒適了,物業水平提高了,社區工作更貼心了。
????社區服務管理是一項民心工程,如何將其做細、做實,讓社區服務更貼近民心,是社區開展服務工作的關鍵。
????做好來訪來電居民接待、答疑解惑、協調辦理各項民政和社保等居民服務工作……近年來,社區服務管理的范圍越來越廣,為居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
????人文社區讓居民生活更多彩
????9月15日晚,在萬秀區南中社區的騎樓城小舞臺上,隨著陣陣鑼聲響起,妝容精致、精神飽滿的粵劇演員依次粉墨登場,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表演。當晚,南中社區與轄區粵劇愛好者組建了一支新的文藝隊伍——梧州市眾成曲藝團,成員涵蓋了老中青三個年齡層。曲藝團將于每個周五的晚上,在騎樓城小舞臺為群眾帶來演出。把粵劇文化送至群眾身邊,南中社區的這個舉措,是這幾年梧州市開展人文社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萬秀區城南街道南中社區組織轄區的粵劇愛好者創建了梧州市眾成曲藝團,把粵劇文化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周霞 攝
????今年是梧州建城2200周年。市文新廣電局、市體育局等創建單位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文化進社區:開展“戲曲文化進社區”活動,先后組織100多名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與57個社區結對共建,舉辦各類培訓、展覽、文藝演出103場次,吸引觀眾超過15萬人次;與30個體育社會組織和社區、學校等80個單位簽訂了聯建共建協議書,計劃為社區培養3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梧州市人文社區建設專責小組的負責人透露,近年來,梧州市致力于推進社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公共體育場所建設及提升社區文化體育隊伍素質的工作,努力提升群眾文化素質、培育社區文化活動之花,為群眾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濃厚的人文氛圍,使居民群眾對城市、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提升。
????社區信息智能服務讓居民少跑腿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前,灝景玥城社區的居民周婉婷拿著各類證件來到社區,為今年上一年級的兒子辦理入學居住證明。“我在前一天已經通過社區的微信公眾號進行了網上預約,所以只花了幾分鐘,這份證明就順利辦好了,真的很方便。”周婉婷笑著說。幾年前,她曾到社區為父母辦理退休的相關手續,可由于證件不齊全,來回跑了好幾趟。現在,社區居民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不僅可以實現政務辦理的網上預約,還可以完成一些生活繳費,這讓居民群眾節省了不少時間。
????2017年5月16日,幸福社區的工作人員向居民介紹社區微信公眾號的有關內容。 紀榮蘭 攝
????近兩年,梧州穩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按照“互聯網+”的思路,將智慧社區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平臺建設、信息整合、點上展示等工作,努力實現“一體系、兩平臺、三服務”的工作目標。
????今年,梧州市率先在長洲區建設10個智慧社區示范點,包括在豐業社區打造智慧社區體驗館、在萬秀部分社區建立微信服務平臺等,為居民群眾提供網上政務、便民服務和黨建服務。如今,全市已實現57個社區信息智能服務的全覆蓋。
????“以前居民想開具一些證明材料,須按照規定流程去辦理。然而,有些居民對流程不熟悉,容易出現證件不齊的情況,不僅導致居民反復奔走,我們也得花時間向居民宣傳和解釋相關手續流程,雙方都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灝景玥城社區黨委書記陳衡說,現在社區有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居民可先在社區的微信公眾號上進行網上預約,再根據公眾號的相關提示信息準備好材料,然后按預約時間到社區辦理業務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居民少跑了冤枉路,社區工作人員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服務工作上。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萬多名市民成為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入駐用戶”。該服務平臺已為群眾完成對接、服務各類項目近20萬件。不僅如此,智慧社區建設還向其他服務領域延伸,先后形成了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養老、智慧投遞等服務模式,居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網上查詢信息、繳費、學習、對接服務、辦妥業務、居家養老等,“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初步實現。
????“共駐共建社區”為居民解煩憂
????今年9月23日,萬秀區白云社區組織“雙報到”單位開展“點燃希望·愛心助學”活動,廣西桂東公路管理局機關黨支部、梧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黨支部、梧州市公安局情報中心黨支部等6個黨支部主動履行黨員服務活動承諾,對白云社區的6名貧困學生進行結對幫扶,照亮這些貧困學生的求學之路。
????白云社區資助貧困學生的例子,只是梧州市眾多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的一個常見的例子。寶石社區聯合4個“雙報到”單位資助4名貧困大學生、藍天社區攜手“雙報到”單位建立法律講堂和愛心診所、傍山社區聯合共駐共建單位清理轄區的衛生死角……自2014年全市開展“雙報到”活動以來,社區作為溝通的“橋梁”,聯合機關單位、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經濟組織(愛心企業)等共駐共建社區的管理模式,逐漸在全市鋪開。如今,“雙報到”單位到社區服務居民群眾已成為常態化。
????據統計,“雙報到”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報到單位及黨員共落實公共需求項目2800項,落實家庭幫扶項目5700項目,落實個人“微心愿”24000多個,270多名社區留守兒童有了“愛心媽媽”,180多位腿腳不靈便的老人有了“活拐杖”,一大批困擾社區居民的煩心事得到了解決。
????2017年3月,富民社區開展“獻愛心·送溫暖”助學活動,社區28名家庭困難的中小學生領到了“雙報到”單位的黨員送來的學習用品。 陸賢浩 攝
????今年,梧州市在深化“雙報到”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全市57個社區全面開展“美好社區”創建活動,從資源力量整合、功能作用發揮、方式手段創新等方面,推動社區與駐社區單位深度融合,助推梧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