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祝琳 蒙山縣蒙山鎮北樓村有一位熱心幫助百姓、帶領群眾致富、對自家人公私分明、嚴守底線的好書記,他叫黃樹新。 18歲那年,黃樹新中專畢業,受到父親影響回到村里養豬,并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當起了獸醫。2004年,黃樹新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立黑土豬專業合作社,開始了原生態黑土豬養殖。經過幾年發展,黃樹新的養豬產業不斷做大,不僅自己富了,還帶領許多貧困村民脫貧,贏得了大家的眾口稱贊。 2008年,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時年36歲的黃樹新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高票當選北樓村黨總支(現為村黨委)書記。一上任,黃樹新就意識到,村支書這個“官”雖然不大,責任卻不輕,帶領村民發展生產、讓群眾脫貧致富,是村支書的首要大事。 針對北樓村的實際情況和群眾渴望脫貧的強烈愿望,黃樹新通過技術指導、農戶寄養、基地統管等多種方式,逐步壯大黑土豬養殖產業,為村民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村民龐桂府以前在家“單干”,僅養了幾頭豬,家庭開支入不敷出。在黃樹新的主動邀請下,龐桂府加入了黑土豬專業合作社,既在合作社里務工,又享受年底的分紅,日子越過越好。“加入了合作社,日子就有了奔頭。”龐桂府說,僅去年一年他就收入了7萬元,比之前的收入翻了兩倍。如今,由黃樹新引領的黑土豬產業帶動當地500多名農戶抱團發展,養殖的黑土豬每頭可為農戶增收1000元以上。 隨著北樓村的集體經濟逐漸發展壯大,村民的收入也一天天增加。然而,黃樹新卻始終嚴于律己,堅持黨性,確保手中的權力“一塵不染”。作為村干部,他對村民掏心窩子,卻不拿群眾一分一毫,對于自家人則鐵面無私。去年,黃樹新的堂嫂建養蠶室占用了一分田。接到舉報后,黃樹新立即到現場取證,并在隨后的黨支部民主生活會上將違規占地建房之事進行討論,依照規定給予堂嫂黨內警告處分。為了這事,堂哥堂嫂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跟他說話。 “這個規矩我們必須要守!”黃樹新坦言,“雖然親人不理解,但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就要嚴于律己,做到清廉勤政,這是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和職責。” 多年來,黃樹新從嚴要求自己,和村干部一起樹立了風清氣正的村“兩委”班子形象,制定完善了的黨務村務公開制度,建起了廉政書屋、廉政文化墻等設施,讓清廉之風吹遍鄉野田間。 勤政贏得擁護,廉潔贏得信任。黃樹新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全國勞動模范”“廣西優秀共產黨員”“廣西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16年被評為全國農業科教興村杰出帶頭人及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今年,他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