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冷熱不均,鄉鎮衛生院人才流失,間接導致了農村群眾看病不方便。如何對癥下藥,破解農村群眾看病難問題,是醫衛界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昨天,他們在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 市政協委員甘其凡是蒼梧縣鼻咽癌防治所所長。作為來自鄉鎮醫療衛生一線的工作者,鄉鎮衛生院人才的流失,令他覺得十分惋惜。“長期以來,我們聘請了很多醫療衛生工作者到鄉鎮衛生院工作,但整體人員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定向招聘的本科畢業生,規定服務年限的,會有部分愿意到鄉鎮衛生院工作,但正常雙向選擇的本科畢業生,卻極少人會愿意來。鄉鎮衛生院的軟硬件設施,以及工資待遇達不到理想需求,是鄉鎮醫療衛生工作者流失的主要原因。”甘其凡說。 甘其凡表示,梧州市應重視解決影響鄉鎮衛生院發展的問題,否則,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留不住,也會導致農村群眾看病不方便。“破解這個難題,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收入的保障。”甘其凡說。 在討論中,市政協委員蔡偉波建議,加快建設健康梧州,應確保醫療衛生人才激勵政策落實到位,這樣,才能保障優秀人才的收入,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并真正留住人才。 要有效地破解農村群眾看病難問題,市政協委員孔建光建議讓智慧醫療發揮更大的作用。他說,將現有的處方外延措施推廣到社區、鄉鎮的藥店,同時,可考慮引入民營資本,在社區或者鄉鎮地區建立服務站,促進醫療衛生人才城鄉流動。這樣一來,就能夠讓續方的群眾不用來回跑醫院,只要到定點服務店或定點藥店續方即可。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雨燕 |